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夏玉米粒位间蛋白质组分氮素效应及与籽粒脱水的关系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乔江方

作者: 乔江方 1 ; 朱卫红 1 ; 谷利敏 1 ; 代书桃 1 ; 张美微 1 ; 黄璐 1 ; 刘京宝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河南郑州450002

关键词: 玉米;施氮量;蛋白质组分;粒位效应;籽粒脱水

会议名称: 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00000007-00000008

摘要: 蛋白质组分是玉米关键的品质指标之一,关系到玉米籽粒粮用和饲用价值.氮肥是影响籽粒蛋白质含量的主要因子,在一定施氮范围内,籽粒蛋白质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籽粒清蛋白和球蛋白受氮肥影响较小,醇溶蛋白和谷蛋白随施氮量增加明显增加.生理成熟期籽粒自然脱水是影响籽粒收获后品质以及收获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笔者前期研究表明,玉米籽粒自然脱水存在着明显粒位效应,且与籽粒灌浆动态存在密切关系,籽粒灌浆主要是淀粉、蛋白质和油分的积累,因此,进一步分析不同粒位间化学组分变化及其与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的关系,可更深层次揭示籽粒脱水机制,为籽粒脱水的栽培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13.062

  • 相关文献

[1]喷施外源ABA对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的影响. 乔江方,李萍,张美微,李川,张盼盼,赵霞,牛军. 2021

[2]夏玉米不同粒位蛋白质组分氮素效应及与子粒脱水的关系研究. 乔江方,朱卫红,谷利敏,代书桃,张美微,黄璐,王俊哲,郭国俊,刘京宝. 2017

[3]新型氮肥及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岳克,马雪,宋晓,郭斗斗,张珂珂,黄绍敏,岳艳军,姚健,张水清. 2018

[4]深松配施氮肥对土壤微生物含量及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常青,周生,吴中凯. 2024

[5]不同播期和施氮量对玉米品种俊达001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刘经纬,王伟莉,丁勇,秦贵周,刘静. 2016

[6]种植密度及施氮量对玉米郑单136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黄璐,刘京宝,赵霞. 2010

[7]盐胁迫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翠玉,徐晓丽,周长明,张超. 2024

[8]夏玉米籽粒含水率的粒位效应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乔江方,谷利敏,朱卫红,黄璐,刘京宝. 2015

[9]豫芝11号种子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及其组分的变化规律. 韩亚飞,汪学德,郑永战,梅鸿献,魏安池,刘艳阳. 2018

[10]不同施氮量和鸡粪对棉花氮、磷、钾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谢德意,房卫平,李伶俐,马宗斌,杜远仿,张东林. 2010

[11]施氮量对超级稻产量和一些生理性状的影响. 付景,王志琴,袁莉民,王学明,杨建昌. 2014

[12]施氮量对黑芝麻冠层结构、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李春明,裴新涌,张海洋,高桐梅,李丰,王龙,卫双玲. 2021

[13]施氮量对不同种植密度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美微,刘京宝,乔江方,李川,黄璐,张盼盼,赵霞,李萍. 2020

[14]新型氮肥对潮土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岳克,钟雯瑾,宋晓,张珂珂,郭斗斗,黄绍敏,杨自超,张水清. 2020

[15]施氮量对花生产质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司贤宗,张翔,毛家伟,李亮,李国平,余辉. 2016

[16]施氮量对不同花生品种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张翔,张新友,张玉亭,毛家伟,李刘杰. 2011

[17]施氮量对直播稻郑旱10号群体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付景,王生轩,尹海庆,王付华,王越涛,陈献功,王亚,杨文博,白涛. 2017

[18]施氮量对潮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氮磷淋溶的影响. 骆晓声,寇长林,王小非,李太魁,王洪媛. 2021

[19]施氮量对小麦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器官氮锌吸收、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郭芳芳,韩亚倩,周苏玫,杜西河,宋淼,张洁梅,黄源,胡乃月,臧贺藏,杨习文. 2023

[20]施氮量对不同夏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乔江方,何佳雯,侯传伟,张美微,杨铭波,韩琳琳,张盼盼,李川,牛军,郭涵潇,穆蔚林.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