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灌溉方式水肥组合对小麦-玉米周年节水增效的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WU Jicheng

作者: WU Jicheng 1 ; 武继承 2 ; YANG Yonghui 1 ; 杨永辉 2 ; PAN Xiaoying 1 ; 潘晓莹 2 ; ZHANG Jiemei 1 ; 张洁梅 3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

2.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原阳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南 原阳 453514

3.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原阳科学观

关键词: 小麦;玉米;灌溉方式;生长发育;作物产量

会议名称: 第十届全国微灌大会

主办单位: 中国水利学会`中国灌区协会

页码: 00000019-00000025

摘要: 为探讨不同灌溉方式对小麦-玉米周年水分利用的影响,在通许县节水农业基地实施了不同灌溉方式(喷灌、移动喷灌、小白龙)水肥组合对小麦-玉米节水增效的试验研究.养分设置了N34P6K8、N34P6K8+5kgN、N28P15K5、N28P15K5+5kgN、控释肥40kg、控释肥40kg+5kgN、N28P15K525kg+控释肥20kg、N28P15K525kg+控释肥20kg+5kgN,追肥时期与补充灌溉一致.试验结果表明,与小白龙相同处理相比,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改善小麦生长发育和作物产量及灌水利用效率均具有积极效果.小麦株高增加0.4-5.0cm、穗长增加0.1-0.5cm、小穗数增加0.1-2.6个,穗粒数增加0.1-13.9粒,千粒质量提高0.02-5.5g;喷灌小麦、玉米、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分别增产1.64-14.04%、1.40-6.86%、3.94-10.07%;移动喷灌小麦、玉米、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分别增产增产1.37-12.88%、6.81-16.47%、6.71-12.21%;小麦、玉米、小麦-玉米周年灌水利用效率,喷灌和移动喷灌分别提高0.13-1.02kg/m3和0.10-0.98kg/m3、0.19-0.90%和0.82-2.08%、0.57-1.27%和0.91-1.63%.

分类号: S512.107.1`S513.071

  • 相关文献

[1]不同灌溉方式水肥一体化对小麦-玉米周年节水增效的影响. PAN Xiaoying,潘晓莹,WU Jicheng,武继承,YANG Yonghui,杨永辉,WANG Yue,王越,GAO Cuimin. 2019

[2]不同灌溉方式水肥组合对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PAN Xiaoying,潘晓莹,WU Jicheng,武继承,YANG Yonghui,杨永辉,HE Fang,何方,ZHANG Jiemei. 2017

[3]不同灌溉方式下养分配置对小麦、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潘晓莹,武继承,杨永辉,高翠民,张洁梅,王越,何方. 2020

[4]草地贪夜蛾在小麦和不同玉米品种上的种群适合度比较. 孙悦,刘晓光,吕国强,郝学政,李书华,李国平,封洪强. 2020

[5]灌溉方式对不同筋力型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影响. 李国强,郑国清,冯晓,胡峰,张学治. 2011

[6]不同生育时期追施氮肥与补灌结合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郑惠玲,武继承,潘晓莹,李学军,韩伟锋. 2015

[7]喷施海藻酸钠寡糖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和抗旱性的影响. 张运红,孙克刚,和爱玲,杜君,吴政卿. 2016

[8]不同耕作与保墒措施对小麦、玉米周年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YANG Yong-hui,杨永辉,WU Ji-cheng,武继承. 2014

[9]测墒灌溉对小麦-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 Wu Ji-cheng,武继承,Yang Yong-hui,杨永辉,Pan Xiao-ying,潘晓莹,Zhang Jie-mei,张洁梅,He Fang,何方. 2016

[10]滴灌水肥一体化对小麦-玉米节水增效的影响. WU Jicheng,武继承,YANG Yonghui,杨永辉. 2015

[11]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镰刀菌的侵染循环. 郝俊杰. 2016

[12]控失BB肥在小麦上应用效果初报. 孙克刚,李玉顺,和爱玲,张运红,顾朝晖,岳艳军,冯梦喜. 2014

[13]不同施磷水平对小麦光合特性、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岳俊芹,李向东,张德奇,邵运辉. 2014

[14]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ZHANC Jie mei,张洁梅,WU Ji chen,武继承,YANC Yong hui,杨永辉,PAN Xiao ying,潘晓莹,WANG Yue,王越,HE Fang,何方. 2016

[15]生长素反应因子ZmARF1的表达分析及互作网络探究. 孙建军,郭玉玺,王瑞,王德新,郭子宁,帖奇,鲁晓民. 2020

[16]玉米新品种郑单22生态适应性研究. 张新,王振华,张前进,王金召. 2008

[17]黄淮海区域主栽玉米品种耐阴性差异研究. 乔江方,刘京宝,朱卫红,夏来坤,李川,谷利敏,黄璐,薛华政. 2015

[18]渍涝胁迫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 朱世蝶,袁刘正,齐红志,王会强,王会涛,袁曼曼,吴浩,鲁进恒,柳家友. 2024

[19]农田机械碾压对土壤物理特性及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齐红志,余天雨,刘天学. 2021

[20]不同灌溉方式下养分配置对冬小麦灌浆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潘晓莹,武继承,杨永辉,何方,张洁梅,王越.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