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辐照处理方法对香菇采后品质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史德芳

作者: 史德芳 1 ; 程薇 2 ; 范秀芝 2 ; 殷朝敏 3 ;

作者机构: 1.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产品加工分中心,武汉430064

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产品加工分中心,武汉430064

3.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产品加工

关键词: 香菇;辐照处理;贮藏过程;水分变化;品质特性;代谢活性

会议名称: 第四届中国食药用菌产业发展大会

主办单位: 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国工程院`广东省微生物学会`广东省食用菌行业协会

页码: 00000159-00000159

摘要: 为了考察不同辐照处理技术对新鲜香菇采后品质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电子束辐照(2KGy)、伽马射线辐照(2KGy)、超声波浸渍(350w,时间为10min,温度为20℃,频率为26kHz)处理新鲜香菇贮藏于4℃、85%~90%的相对湿度的保鲜箱中,按照(A)未处理样(对照组)、(B)电子束处理、(C)超声浸渍处理、(D)伽马射线处理、(E)超声+电子束辐照复合处理,于第0、4、8、12、16、20、24天测定与香菇采后品质相关的指标(色泽、硬度、失重率、呼吸强度、可溶性糖、蛋白质)和代谢活性相关的指标(丙二醛、清除DPPH的能力、总酚、麦角甾醇、O2、H2O2、POD、CAT、SOD),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测定贮藏期间香菇水分弛豫时间(T2)、弛豫面积(P2)和质子密度成像(MRI)变化,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香菇细胞内结构变化,考察香菇贮藏过程中水分变化对品质和代谢活性的影响.

分类号: S646.12:S609.3

  • 相关文献

[1]'锦绣'桃果实25℃贮藏的硬度与色泽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苏明申. 2016

[2]高能电子束辐照结合乙烯抑制剂对软枣猕猴桃保鲜效果的研究. 张慈,岳玲,颜伟强,郑琦,田文慧,陈志军,段卓旭,孔秋莲. 2025

[3]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海鲜菇复水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赖谱富,翁敏劼,汤葆莎,李怡彬,吴俐,陈君琛. 2022

[4]糯玉米种质资源的果穗性状和淀粉品质特性多样性分析. 王慧,郑洪建,卢有林,杨华,孙大鹏,倪一丁,施标. 2013

[5]电子束辐照对冷藏猪脊肉品质特性的影响. 顾可飞. 2013

[6]不同解冻方式对金枪鱼品质特性的影响. 仝潇洋,张怡,刘宝林,逄金鑫,寇兴然,邬松恒,邴岐杰,乔勇进. 2024

[7]固态复合酶解法和纳米球磨法处理对猴头菌子实体粉物理和营养特性及体外免疫活性的影响. 杜敏杰,杨焱,刘朋,张忠,陈万超,李文,吴迪,金月玲. 2024

[8]香菇高密度SNP遗传连锁图构建. 林范学,李宏盛,鲍大鹏,黄丹枫. 2012

[9]交配型对香菇单、双核菌丝体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 鲍大鹏,李宏盛,冯磊,梁保东,林范学. 2012

[10]香菇135菌株特异SCAR标记的分布和遗传特性. 张美彦,尚晓冬,谭琦,陈明杰. 2009

[11]香菇生产用菌株的SCAR鉴定. 宋春艳,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谭琦,陈明杰,潘迎捷. 2005

[12]稻麦秸屑栽培香菇技术研究. 杨瑞长,宋士良,蒋逵良,周琳. 1998

[13]不同培养基上香菇菌丝体酯酶同工酶的差异性研究. 贺冬梅,陈明杰. 1998

[14]香菇液态深层发酵技术研究概况及应用前景. 史德芳,周明,杨德,郭鹏. 2014

[15]紫外诱变选育香菇耐高温菌株. WANG Li-Ning. 2014

[16]不同干燥方式对香菇风味成分的影响. LI Wen,李文,YANG Yan,杨焱. 2019

[17]不同类型黄瓜嫁接后的生长、光合及品质特性. 张红梅,解静,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余纪柱,金海军. 2007

[18]HPLC法测定香菇中香菇嘌呤含量. 王淑蕾,梁敬钰,唐庆九,刘艳芳,周帅,杨焱,张劲松. 2011

[19]香菇乳清酸核苷-5’-单磷酸脱羧酶编码基因le-pyrG的克隆. 鲍大鹏,冯爱萍,张美彦,谭琦,陈明杰,牛丽英,潘迎捷. 2009

[20]运用SNP-CAPS分子标记定位香菇重要功能基因的研究. 黄杰,谭琦,鲍大鹏.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