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东优1号”杂色鲍及其亲本群体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颜孙安

作者: 颜孙安 1 ; 姚清华 2 ; 林香信 1 ; 林虬 2 ; 苏德森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福州350003

2.福建省精密仪器农业测试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3

关键词: 杂色鲍;品种选育;足肌;营养成分

会议名称: 福建省科协第十五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

主办单位: 福建省科协`福建省农学会

页码: 00000148-00000154

摘要: 目的:分析日本、台湾杂色鲍及其8杂交后代(“东优1号”)足肌的营养成分差异. 方法:采用国标的方法,对足肌的营养成分进行相应分析. 结果:结果表明,“东优1号”的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日本群体但高于台湾群体,粗脂肪含量高于双亲;“东优1号”和日本群体足肌的EAA、总氨基酸及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台湾群体(P<0.05);3种鲍足肌的SRCAA均大于80%,且E/T、E/N均符合FAO/WHO的蛋白模式;“东优1号”的饱和脂肪酸(SFA)和必需脂肪酸(EFA)总量均显著低于双亲,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低于台湾群体而高于日本群体,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6和n-3的比值低于双亲,∑PUFA与∑SFA的比值高于双亲. 结论:3种鲍足肌均含有种类齐全、比例合理的氨基酸,脂肪酸营养丰富、结构均衡,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优质的蛋白源.“东优1号”足肌的营养成分较好地综合了双亲的优良性状,部分性状优于双亲,更符合人类健康饮食的要求.

分类号: S968.315

  • 相关文献

[1]“东优1号”杂色鲍及其亲本群体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颜孙安,姚清华,林香信,林虬,苏德森. 2015

[2]饲用羽毛肽粉氨基酸营养价值研究. 姚清华,颜孙安,宋永康,罗土炎. 2012

[3]杂色鲍及其杂交后代的氨基酸含量和组成分析. 颜孙安,林香信,姚清华,林虬. 2013

[4]鲜食黑糯玉米新品种闽紫糯1号的选育技术报告. 卢和顶,陈山虎,童川拉,林建新,纪荣昌. 2005

[5]福建省秋植玉米品种筛选及主要数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廖长见,王志纯,滕振勇,陈山虎. 2013

[6]优质早熟红柿品种“早红”的选育. 金光,廖汝玉,沈清标,阙海荣,杨开繁. 2010

[7]'闽北翅果菊'新品种的选育. 黄水珍. 2023

[8]优质高产苦瓜新品种“如玉5号”的选育. 黄贤贵,张玉灿,张伟光,李祖亮,潘仰星,李洪龙. 2007

[9]^60Coγ射线诱变选育决明新品种一闽育1号圆叶决明. 郑向丽,叶花兰,王俊宏,翁伯琦,徐国忠. 2012

[10]闽育2号圆叶决明的选育研究. 王俊宏,郑向丽,徐国忠. 2014

[11]高油春大豆新品种福豆18的选育. 蓝新隆,张玉梅,胡润芳,林国强. 2023

[12]优质高产早熟杂交水稻新品种潢优粤禾丝苗的选育. 王洪飞,游晴如,陈春霞,房贤涛,周鹏,郑菲艳,董瑞霞,涂诗航,黄庭旭. 2022

[13]苦瓜新品种“新翠”的选育. 李祖亮,张伟光,潘仰星,张玉灿. 2012

[14]我国丝瓜品种选育与保护现状及DUS测试. 钟海丰,钟声远,陈剑锋,陈宇华,林觅,刘中华. 2024

[15]苦瓜新品种‘如玉53号’的选育. 潘仰星,李大忠,张玉灿,韩立芬,林永胜. 2015

[16]优质早生乌龙茶新品种春兰选育研究. 陈荣冰,张文锦,黄福平,游小妹,陈常颂,张方舟. 2001

[17]高产优质乌龙茶新品系紫龙袍选育. 陈荣冰,黄福平,张方舟,姚信恩,陈常颂,游小妹. 1999

[18]早籼杂交稻全优1093的选育. 涂诗航,周鹏,郑轶,张水金,董瑞霞,郑家团. 2017

[19]苦瓜新品种“如玉33号”的选育. 林永胜,张伟光,张玉灿,陈阳,李祖亮,潘仰星,黄贤贵,邓昌琳. 2013

[20]闽牧3号圆叶决明的选育研究. 郑向丽,王俊宏,翁伯琦,徐国忠.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