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施氮量对玉米花生间作茬口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MENG Wei-wei

作者: MENG Wei-wei 1 ; 孟维伟 1 ; 张正 1 ; ZHANG Zheng 2 ;

作者机构: 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山东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生态生理重点实验室/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0

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山

关键词: 玉米花生间作茬口小麦;施氮量;干物质积累;氮肥利用效率;作物产量

会议名称: 2017年山东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山东作物学会

页码: 00000188-00000193

摘要: 为明确不同氮肥用量对玉米花生间作茬口小麦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本试验以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研究材料,于2014-2015年度在山东省德州市德平镇,以传统施氮量为对照,分别设置不同增氮、减氮处理,进行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减氮20%以上,显著降低了干物质积累量、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公顷穗数和籽粒产量亦显著降低.减氮10%处理上述指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且减氮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花生间作茬口小麦氮肥偏生产力.本研究条件下,施氮量从225kg.hm-2减至202.5kg·hm-2对玉米花生间作茬口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其氮肥利用效率,适量减施氮肥利于玉米花生间作茬口小麦的高效安全生产.

分类号: S512.106.2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氮量对玉米花生间作下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MENG Weiwei,孟维伟,张正,ZHANG Zheng,XU Jie. 2018

[2]不同施氮量对玉米花生间作下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孟维伟,张正,徐杰,南镇武,刘灵艳,高华鑫,郭峰,万书波. 2018

[3]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Liu Chunxiao,刘春晓,董瑞,Dong Rui. 2017

[4]减源对不同密度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及光合性能的影响. 曹玉军,吕艳杰,魏雯雯,姚凡云,吴杨,刘志铭,王永军. 2017

[5]化控技术对春玉米产量、形态特征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孙宁,孟祥盟,边少锋,赵洪祥,方向前,闫伟平,张丽华,谭国波. 2017

[6]等氮条件下长期有机无机配施对春玉米的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高洪军,朱平,彭畅,张秀芝,李强,张卫建. 2015

[7]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侯云鹏,孔丽丽,李前,尹彩侠,秦裕波,杨建,于雷,张磊,谢佳贵. 2015

[8]覆盖作物对坡耕地的减流减沙效应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杜伟嘉,王芙臣,李斐,于玮淇,徐晨,赵洪祥,宋杭霖. 2023

[9]作物光合效率对逆境适应及提高途径研究进展. 饶德民,董青松,程彤,于德彬,亓立强,赵婧,闫晓燕,孟凡钢,张伟. 2024

[10]玉米宽窄行种植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试验研究. 郑金玉,刘武仁,冯艳春,刘凤成,邱贵春,罗洋. 2004

[11]玉米产量潜力及超高产物质积累途径优化分析方法. 王存凯,陈鹏飞,陶洪斌,孟祥盟,刘慧涛,刘武仁,王璞,廖树华. 2014

[12]氮肥运筹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韩喜国,任英,赵洪祥,冯士成,邹云峰,方金宇. 2016

[13]吉林省东部地区种植密度对玉米物质积累和灌浆特性的影响. 陈鹏飞,陶洪斌,王存凯,孟祥盟,王璞. 2013

[14]玉米产量与干物质积累过程模型中品种参数的建立方法与分析. 于泽涛,王存凯,夏雨晴,陶洪斌,孟祥盟,刘慧涛,刘武仁,王璞,廖树华. 2016

[15]玉米氮素吸收分配规律对不同种植模式的响应. 孟维伟,南镇武,高华鑫,徐杰,白雪,刘灵艳,张正. 2018

[16]不同酸土改良剂对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和土壤pH值的影响. 孔丽丽,侯云鹏,都钧,尹彩侠,张磊,赵胤凯,李前,刘志全. 2023

[17]不同春玉米品种干物质生产和子粒灌浆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张明,宋振伟,陈涛,闫孝贡,朱平. 2015

[18]多雨年寒地覆膜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陈传永,赵明,董志强,张宾,朱平. 2007

[19]施钾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分配的影响. 侯云鹏,杨建,孔丽丽,秦裕波,尹彩侠,李前,王立春,谢佳贵. 2015

[20]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形态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孟祥盟,孙宁,边少锋.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