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GUO Quan-you
作者: GUO Quan-you 1 ; 郭全友 1 ; LI Song 2 ; 李松 1 ; JIANG Chao-jun 2 ; 姜朝军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90
2.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200093
关键词: 养殖大黄鱼;饵料选择;体色形状;品质特性
会议名称: 第五届中国大黄鱼产业发展论坛
主办单位: 中国渔业协会`国家大黄鱼产业科技创新联盟
页码: 00000185-00000198
摘要: 以多通框养殖大黄鱼为对象,比较喂养鲜杂鱼和配合饵料的大黄鱼的形体、色泽、质构和营养等差异性,旨在探究不同饵料对养殖大黄鱼的体色和品质影响,为选择优质饲料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喂养配合饵料的大黄鱼相比于鲜杂组,全长、体长、体高、体重和肥满度均显著较高(p<0.05);体表色泽中,黄蓝值显著较高(p<0.05),且腹部显著高于背部和尾部,腹部和背部均有从头部至尾部方向先上升后下降或先下降后上升的分布规律,其中内尾(近头端)之间和外尾(远头端)之间的色泽均无显著差异,但内尾和外尾有显著差异(p<0.05));质构指标中M1内聚性<M2(p<0.05),其余质构指标差异性不显著;理化指标中M1与M2持水力、pH和Aw差异性均不显著,M1的TVB-N>M2(p<0.05),均符合一级鲜鱼标准;喂养配合饵料的大黄鱼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鲜杂组(p<0.05),粗脂肪显著较高(p<0.05),与传统筏式小网箱模式养殖大黄鱼相比均较低;脂肪酸M1和M2相比,∑SFA相近,M1的∑MUFA<M2(p<0.05)、∑PUFA>M2(p<0.05),且每种PUFA均>M2(C18∶2除外);M1的APA、EPA和DHA均>M2,尤其DHA差异性显著(p<0.05)),∑(EPA+DHA)>M2;M1的PI、IA和IT均>M2.M1和M2中NEAA>EAA>SEAA,谷氨酸含量最高,精氨酸最低;M1的TAA、NEAA、EAA和SEAA均<M2,F值>M2;M1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异亮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M2组则完全相反.AAS和CS均接近或高于1(除了异亮氨酸和缬氨酸),说明必需氨基酸组成相对平衡,且含量较丰富.表明大黄鱼鱼体各部位色泽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配合饵料添加含虾青素的南极磷虾对黄色素颗粒聚集密切相关;多通框网箱养殖模式下鱼类活动范围大,可促进鱼的摄食和运动量增加,起到改善形体的作用.
分类号: S965.322:S963
- 相关文献
[1]马氏刺蛇尾摄食习性的初步研究. 房景辉,张继红,杜美荣,蒋增杰,姜绪,方建光. 2013
[2]养殖模式和饵料对养殖大黄鱼体色、质构和营养成分评价的影响. 李松,郭全友,李保国,姜朝军,杨絮,张秀洁,张永杏. 2019
[3]冷藏养殖大黄鱼指数腐败货架期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郭全友,王锡昌,杨宪时,许钟,李学英. 2010
[4]不同贮藏温度下养殖大黄鱼货架期预测模型的构建. 郭全友,王锡昌,杨宪时,姜朝军,李学英,迟海. 2012
[5]冷藏养殖大黄鱼品质变化特征和货架期预测研究. 郭全友,许钟,杨宪时. 2006
[6]东海养殖大黄鱼细菌多样性分析. 郭全友,许钟,杨宪时. 2005
[7]养殖大黄鱼保鲜、加工技术现状. 陶文斌,吴燕燕,李来好. 2018
[8]两种饵料对养殖大黄鱼体色和品质的影响. 郭全友,李松,姜朝军,李保国,王鲁民. 2018
[9]养殖大黄鱼加工和冰藏过程中鲜度和细菌类型的变化. 郭全友,许钟,杨宪时. 2008
[10]冷藏养殖大黄鱼品质变化特征及细菌相分析. 郭全友,许钟,杨宪时. 2006
[11]养殖大黄鱼细菌菌群分离鉴定与分析. 郭全友,杨宪时,许钟. 2006
[12]养殖大黄鱼细菌茵群分离鉴定与分析. 郭全友,杨宪时,许钟. 2006
[13]冷藏大黄鱼不同细菌生长模型的比较. 郭全友,杨宪时. 2005
[14]卵形鲳鲹鱼片热风干燥条件优化及其品质特性研究. 石慧,杨少玲,吴燕燕,林婉玲,杨贤庆,黄卉. 2019
[15]宁德地区养殖大黄鱼形态组织结构与品质特性. 吴燕燕,陶文斌,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林婉玲,荣辉. 2019
[16]轻微加工熟制鲐鱼品质特性及腐败菌鉴定. 张永杏,唐峰华,郭全友,李保国. 2020
[17]肌肉改性处理对鸢乌贼品质的影响. 黄卉,魏涯,杨贤庆,岑剑伟,赵永强,陈胜军,胡晓,王悦齐,郝淑贤. 2020
[18]含盐量对腌制大黄鱼鱼肉品质的影响. 吴燕燕,陶文斌,郝志明,林婉玲,杨贤庆,杨少玲,魏涯,潘创. 2019
[19]不同养殖模式及流通方式的大黄鱼品质评价和等级判定. 石钰琢,郭全友,郑尧,黄海潮,李保国. 2022
[20]解冻方式对冷冻秋刀鱼品质的影响. 王凤玉,曹荣,赵玲,任丹丹,刘淇.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三种大洋性柔鱼的营养成分及品质
作者:吴俊杰;唐峰华;郭全友;宋晓燕;张晓慧;杨絮;郑尧
关键词:柔鱼;营养成分;品质评价;质构特征;水分分布
-
四川泡菜母水的微生物群落与理化特性分析
作者:胡此海;杨絮;郭全友;郑尧;李保国;范逸文
关键词:泡菜母水;高通量测序;微生物多样性;理化特性;相关性
-
即食烤制鱿鱼工艺优化及风味分析
作者:吴俊杰;魏帮鸿;郭全友;宋晓燕;张晓慧;朱琳;郑尧;杨絮;蒋中权
关键词:鱿鱼;即食制品;模糊数学;响应面分析;电子舌;气相离子迁移谱
-
冰藏条件下不同贮存形式养殖大菱鲆品质对比
作者:庄小妹;郑尧;马园;郭全友
关键词:大菱鲆;冰藏;整鱼;去内脏鱼;鱼片;品质
-
南极磷虾粉真空干燥特性及对其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帅帅;郑尧;郭全友;杨柳;李保国
关键词:南极磷虾粉;真空干燥;干燥特性;营养品质
-
两种金枪鱼不同等级肌肉质量特征比较分析
作者:彭頔;李智贤;曹珠;程起群;姜朝军
关键词:黄鳍金枪鱼;大目金枪鱼;TVB-N;营养成分;色差;质构
-
微波杀菌联合Nisin、乳酸钠对调味小龙虾虾尾微生物及常温贮运品质的影响
作者:高燕;魏帮鸿;余进祥;傅雪军;郭全友;郑尧;胡火根
关键词:调味小龙虾虾尾;微波杀菌;Nisin;乳酸钠;质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