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南瓜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定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钟玉娟

作者: 钟玉娟 1 ; 周洋洋 1 ; 李俊星 1 ; 刘佳黎 1 ; 罗少波 1 ; 黄河勋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州,510640

关键词: 南瓜;高密度遗传图谱;农艺性状;QTL定位;基因定位

会议名称: 中国园艺学会南瓜研究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南瓜新品种展示会

主办单位: 中国园艺学会

页码: 00000027-00000036

摘要: 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是南瓜属(Cucurbita)的5个栽培种之一,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因而培育优良新品种是南瓜生产发展的根本.由于基因组和遗传信息的缺乏,几乎没有关于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定位的报道.本研究以中国南瓜高代自交系CMO-1和CMO-97为亲本,建立了包含200个单株的F2群体,利用双限制性酶切位点关联DNA测序(Double digester striction-site 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ddRAD-seq)技术构建了首张高密度遗传图谱,该遗传图谱包含3470个SNP分子标记,20个连锁群,图谱覆盖基因组长度3087.04cM,平均遗传距离为0.89cM.结合该图谱信息和F2群体单株性状的调查结果,对14个果实性状进行基因位点/QTL定位,在9个连锁群上检测到29个QTLs和2个基因位点,表型解释概率从9.6%-93.6%.同时,根据近期公布的南瓜基因组注释信息对果皮颜色性状的定位区间进行候选基因预测,检测到3个与果皮颜色相关的候选基因.这些结果表明,本研究中构建的图谱被证实是一个可以用于QTL定位或基因定位的有价值的工具,而对果实性状的QTL定位究为开展重要农艺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对利用分子辅助育种技术改良南瓜重要农艺性状具有实践意义.

分类号: S642.1:S603.2

  • 相关文献

[1]南瓜叶黄素基因紧密连锁的InDel分子标记开发及应用. 徐颖超,张思程,薛舒丹,刘佳黎,朱吉童,孟琦涛,林惠境,聂呈荣,钟玉娟. 2024

[2]中国南瓜果皮颜色基因连锁的SNP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周洋洋,黄河勋,李俊星,罗少波,吴廷全,钟玉娟. 2018

[3]南瓜优质高产关键制种技术研究. 沈颖,李现昌,黄智文,刘松茂,王凯,钟燕枫. 2021

[4]新型南瓜月饼的试制. 张雁,池建伟,唐小俊,魏振承. 2008

[5]桔皮南瓜复合低糖果脯的工艺研究. 张雁,魏振承,唐小俊,张瑞芬,邓媛元. 2010

[6]中国南瓜新品种香蜜小南瓜的选育. 黄河勋,周向阳,林毓娥,马海峰,梁肇均,王瑞. 2011

[7]南瓜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王瑞,黄河勋,于远,陈清华,林毓娥,梁肇均,程志学. 2009

[8]广西南瓜属地方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与鉴定评价. 刘文君,陈宝玲,周建辉,张曼,周艳霞,万正林,张力,钟玉娟,黄孙答,陈振东. 2022

[9]GC-MS法同时检测南瓜果实肌醇类和单、双糖类物质的研究. 李玉丹,黄河勋,周洋洋,王安君,吴廷全. 2017

[10]南瓜加工品开发与利用研究进展. 杨李益,云天海. 2018

[11]衣藻β–胡萝卜素加酮酶基因在南瓜果实中的瞬时表达. 周洋洋,黄河勋,李俊星,王瑞,罗少波,吴廷全,钟玉娟. 2017

[12]南瓜新品种‘丹红3号’. 黄河勋,林毓娥,梁肇均,王瑞,郭汉权,吴廷全,周念,邓彩联. 2013

[13]广东南瓜的品种改良及发展. 李俊星,钟玉娟,罗文龙,林奕韩,陈木溪,刘世明,周敬坤,黄河勋. 2019

[14]95份南瓜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王瑞,吴廷全,钟玉娟,黄河勋. 2016

[15]我国南瓜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 黄河勋,林毓娥,梁肇均. 2006

[16]南瓜的干制工艺研究. 邹宇晓,徐玉娟,廖森泰,张雁,唐道邦,刘银成. 2007

[17]南瓜的保健功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刘银成,张名位,孙远明,池建伟,魏振承. 2006

[18]南瓜肌醇单磷酸酶基因CmIMP1和CmIMP2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王安君,李玉丹,黄河勋,罗少波,吴廷全,李任强,钟玉娟. 2016

[19]南瓜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初报. 黄河勋,林毓娥,梁肇均,于远,李植良,曹健. 2008

[20]菜薹抽薹时间、开花时间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李桂花,符梅,罗文龙,骆善伟,郭巨先.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