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超高压处理不同时间对鲈鱼挥发性风味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周明珠

作者: 周明珠 1 ; Zhou Mingzhu 2 ; Xiong Guangquan 1 ; 熊光权 1 ; Liao Li 1 ; 廖李 1 ; 向雅芳 1 ; Xiang Yafang 1 ; 姚晓波 3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武汉430064

2.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武汉430064

3.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鲈鱼;超高压处理;保压时间;挥发性化合物

会议名称: 2019全国食品风味化学与感官评定暨品质创新技术交流论坛

主办单位: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

页码: 00000013-00000022

摘要: 本实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以及电子鼻技术对400MPa下处理0min、5min、10min、15min的鲈鱼挥发性风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后鲈鱼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都有明显的增加,其中醛类化合物含量最高,且随着保压时间的增长,含量也逐渐增大.而超高压保压不同时间对鲈鱼气味的影响则不显著.主成分分析显示,前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9.69%,主要反映的是壬醛、己醛、庚醛、正辛醛、1-戊醇、1-辛烯-3-醇、2,3-辛二酮、二硫化碳、戊醛、庚醇等的含量;而壬醛、庚醇、二硫化碳是保压10min的鲈鱼的主要挥发性物质.2,3-辛二酮、1-辛烯-3-醇、己醛、1-戊醇、庚醛、正辛醛、是保压15min的鲈鱼的主要挥发性物质.

分类号: TS254.4

  • 相关文献

[1]超高压处理不同时间对鲈鱼挥发性风味的影响. 周明珠,乔宇,廖李,向雅芳,姚晓波,胡建中,熊光权,卢素芳. 2019

[2]超高压处理对卤制鹅胗灭菌保鲜与品质的影响. 解华东,布丽君,葛良鹏,张晓春,林保忠. 2011

[3]超高压与热烫预处理对克氏原螯虾肉冻藏品质的影响. 石钢鹏,周俊鹏,章蔚,熊光权,石柳,吴文锦,李新,乔宇,丁安子,廖李,汪兰. 2020

[4]超高压处理对小龙虾脱壳及虾仁性质影响的研究. 汪兰,何建军,贾喜午,俞静芬,崔燕,吴文锦,李新,丁安子,熊光权,凌建刚. 2016

[5]羊肉风味物质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索效军,张年,李晓锋,熊琪,杨前平,陈明新. 2012

[6]储藏过程中稻谷挥发性风味物质和酶活力变化的研究进展. 张鹏,郑丹,彭西甜,陶明芳. 2024

[7]豆酱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 乔鑫,付雯,乔宇,黄红霞,康旭,汪超,李冬生. 2011

[8]龙井茶特征香气成分分析及种类判别. 胡西洲,彭西甜,周有祥,龚艳,夏虹,彭立军,胡定金. 2017

[9]外源硒强化对稻米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田旭宏,邱天赐,郑兴飞,徐德泽,丛欣,吴慕慈,程水源,熊银. 2024

[10]超声与超高压处理对翘嘴鲌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风味结合能力的影响. 王世哲,黄琪,刘栋银,乔宇,曹锋,刘双全,熊光权,汪超. 2024

[11]茶多酚和迷迭香结合Nisin对冷藏鲈鱼品质的影响. 鞠健,汪超,李冬生,乔宇,李玮. 2017

[12]加州鲈腌制品仪器分析与感官评价相关性研究. 鉏晓艳,李海蓝,谷峰,廖涛,白婵,汪兰,熊光权. 2018

[13]复热处理的鲈鱼挥发性成分分析. 周明珠,熊光权,乔宇,廖李,向雅芳,汪兰,吴文锦,李新,石柳,丁安子. 2020

[14]不同热处理方式对鲈鱼品质的影响. 向雅芳,熊光权,乔宇,廖李,汪兰,吴文锦,丁安子,李新,石柳. 2019

[15]超高压处理对鲈鱼品质的影响. 郭丽萍,乔宇,熊光权,廖李,汪兰,吴文锦,丁安子,李新,石柳. 2018

[16]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对鲈鱼半成品灭菌及品质的影响. 鉏晓艳,李海蓝,张金木,陈玉霞,廖涛,熊光权. 2018

[17]复配生物保鲜剂对大口黑鲈冷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白婵,许萍,黄敏,熊光权,王炬光,廖涛. 2021

[18]不同速冻处理方式对大口黑鲈鱼肉冻藏期间品质变化影响. 石钢鹏,高天麒,钱晓庆,熊光权,石柳,吴文锦,李新,乔宇,丁安子,廖李,汪兰. 2020

[19]木糖醇部分替代食盐腌制对大口黑鲈鱼品质的影响. 张芸,章蔚,汪兰,高琼,熊光权. 2020

[20]复合保鲜剂协同超高压对鲈鱼贮藏品质的影响. 郭丽萍,乔宇,熊光权,廖李,汪兰,吴文锦,丁安子,李新,石柳.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