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氮肥减施条件下夏玉米灌浆期生理生态变化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张盼盼

作者: 张盼盼 1 ; 黄璐 1 ; 乔江方 1 ; 李川 1 ; 张美微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

关键词: 夏玉米;氮肥减施;灌浆期;生理特性;作物产量

会议名称: 第十六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全国玉米栽培学组

页码: 00000065-00000069

摘要: 氮肥减施是中国玉米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对氮肥减施条件下玉米生长变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玉米产量、籽粒含氮量、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及转运量、氮效率、根系分泌物、土壤无机氮累积和氮素气态损失量等方面,而减氮下玉米植株叶片生理和氮素代谢等的变化还尚不明确,产量与花后氮素转运以及生理代谢也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以黄淮海玉米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氮肥减施对夏玉米产量、花后氮素转运和累积的影响,研究减氮条件下玉米灌浆期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和氮素代谢等生理特性的变化,以期为玉米高产高效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分类号: S513.062

  • 相关文献

[1]氮肥减施对夏玉米花后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盼盼,朱玉平,黄璐,宇婷,乔江方,李川,张美微,刘京宝. 2020

[2]氮肥减施下添加硝化抑制剂对夏玉米灌浆期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盼盼,李川,张美微,赵霞,黄璐,刘京宝,乔江方. 2022

[3]氮肥减施下添加硝化抑制剂对夏玉米植株及土壤氮素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张盼盼,李川,张美微,赵霞,黄璐,刘京宝,乔江方. 2023

[4]氮锌配施对夏玉米灌浆期籽粒氮、锌元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张盼盼,乔江方,李川,张美微,穆蔚林,郭涵潇,岑俊娟. 2024

[5]小麦新品种豫麦39号生育后期的防御酶活性及灌浆特点的研究. 李兰真,赵会杰,杨会武,杨会民. 1998

[6]不同小麦品种的生理和产量特性对灌浆期干旱胁迫的响应. 李国领,齐学礼,张志强,罗鹏,辛均安,李延峰,史利霞. 2018

[7]小麦新品种豫麦39只灌浆期生理特性的研究. 赵会杰,杨会民. 1998

[8]河南省夏玉米品种筛选与机械粒收质量研究. 董朋飞,王群,王振华,沈东风,常建智,柳家友,洪德峰,李潮海. 2019

[9]农艺措施和保水剂对夏玉米产量和根际生物活性的影响. 赵霞,唐保军,赵发欣,丁勇,张凤启,张君,穆心愿. 2016

[10]黄淮海地区小麦品种对黑胚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何文兰,宋玉立,杨共强. 2006

[11]立式旋耕方式下氮肥不同减施量对小麦产量效应的影响. 聂胜委,张浩光,许纪东,张巧萍,张玉亭. 2020

[12]旋耕方式下氮肥不同减施量对小麦产量效应的影响. 许纪东,聂胜委,张巧萍,范春燕,张玉亭,张浩光,何宁. 2019

[13]旋耕方式下氮肥不同减施水平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聂胜委,张巧萍,许纪东,张玉亭,何宁,张浩光. 2021

[14]氮肥减施对玉米机收品种产量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张盼盼,刘京宝,黄璐,乔江方,李川,张美微. 2020

[15]氮肥减施对黄褐土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李凌云,和爱玲,杨焕焕,刘高远,郭中义,杜君. 2023

[16]氮肥减施下不同基因型玉米氮效率差异及生理特性研究. 张盼盼,张桂堂,黄璐,乔江方,李川,张美微,赵霞,刘京宝. 2021

[17]氮肥减施下施用炭吸附聚谷氨酸叶面肥对夏玉米产量、氮素累积和转运的影响. 张盼盼,党永富,李川,张美微,党尊,邱天,田云峰,乔江方. 2022

[18]基于有机替减和水肥一体化管理的怀山药氮肥减施栽培技术. 理向阳,李丽娜,腊贵晓,陆小静,余彦鸽,杨铁钢. 2024

[19]灌浆期郑麦1860旗叶的光合速率及叶绿体超微结构分析. 宋宇航,张孟寒,周瑞祥,陈新宜,华夏,齐学礼,汪月霞,李艳. 2023

[20]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对长期养分亏缺的响应. 张水清,黄绍敏,聂胜委,郭斗斗,林杉,钱小平,三島慎一郎.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