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灰海马幼海马饵料投喂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张东;尹飞

专利号: CN201210169863.2

摘要: 一种灰海马幼海马饵料投喂方法,本发明在配备养殖系统和养殖环境的条件下进行,其特征是养殖期间按幼海马生长投喂不同规格的饵料:幼海马体高4厘米之前投喂用高不饱和脂肪酸强化的新孵化卤虫,投喂密度为10-12个/毫升;幼海马体高4-5.5厘米时投喂4-5日龄卤虫,投喂前用高不饱和脂肪酸强化,投喂密度为5-6个/毫升,投喂密度为10-12个/毫升;幼海马体高5.5-6.5厘米时投喂5-7日龄卤虫,投喂前用高不饱和脂肪酸强化,投喂密度为5-6个/毫升;幼海马体高6.5厘米以上投喂成体卤虫,投喂前用高不饱和脂肪酸强化,投喂密度为3-4个/毫升;按上述的饵料投喂方式每天投喂2次,每天虹吸粪便和死亡饵料4次。

  • 相关文献

[1]不同温度、饵料对兴凯湖翘嘴鲌仔鱼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李池陶,徐伟,尹家胜,曹项臣. 2004

[2]盐度变化对灰海马仔鱼存活及生长的影响. 杨琳,林听听,刘鑫,张东,来琦芳,么宗利. 2017

[3]投喂不同密度卤虫无节幼体对灰海马幼体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尹飞,唐保军,张东,王建钢. 2012

[4]营养强化对灰海马幼体氨基酸组成的影响及品质的评价. 尹飞,唐保军,张东. 2011

[5]健康与肠炎雌、雄灰海马不同部位营养及功能性组分比较. 李雪玲,张东,李思平,林听听,刘鑫. 2022

[6]投喂频率对雌雄分化后灰海马生长发育、饵料转换效率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席寅峰,张东,施兆鸿. 2013

[7]雌雄灰海马和三斑海马营养价值与功能性成分对比分析. 闫珍珍,张东,林听听,刘鑫,肖冬雪,郭全友. 2019

[8]水产养殖中摄食声学研究进展. 曲蕊,刘晃,庄保陆,刘俊文. 2020

[9]海马的功用机理及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闫珍珍,郭全友,林听听,刘鑫,张东,肖冬雪. 2018

[10]投喂冰鱼下杂鱼和配合饲料对大口黑鲈养殖水质的影响. 王广军,吴锐全,谢骏,余德光,谢一荣,王海英. 2009

[11]中国海域海马的物种多样性、生态特征及保护建议. 刘彩莲,张雄,樊恩源,王松林,姜艳,林柏岸,房璐,李玉强,刘乐彬,刘敏. 2024

[12]海马人工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席寅峰,尹飞,席寅峰. 2011

[13]淡水龟投喂技巧. 谢一荣,朱新平,谢诤,吴锐全,陈永乐,梁新球,邵晓风. 2013

[14]大菱鲆神经肽Y基因克隆及其在工厂化养殖饥饿-投喂策略中的表达特征分析. 韩建,刘滨,姜志强,穆小生,雷霁霖. 2014

[15]不同饵料组合对中国对虾幼体WSSV携带量及存活率的影响. 肖广侠,孟宪红,孔杰,曹宝祥,刘宁,张庆文,罗坤,李战军. 2013

[16]栉孔扇贝生物沉积作用的研究. 王俊,姜祖辉,陈瑞盛. 2004

[17]黑鲪育苗技术的研究. 栾凯. 2016

[18]黑鲷育苗技术. 栾凯. 2016

[19]不同饵料培养的轮虫对假睛东方Tui仔鱼脂肪酸的影响. 龚小玲,段晓英. 1999

[20]不同饵料对皱纹盘鲍生长和C、N、P营养要素收支的影响. 潘哲,高永刚,高勤峰,董双林,侯诒然,温彬,向利,崔君,邵长清.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