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中华鲟仔稚幼鱼弱苗的体质强化培育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冯广朋;刘鉴毅;庄平;章龙珍;石小涛;沈闪

专利号: CN200810207510.0

摘要: 中华鲟仔稚幼鱼弱苗的体质强化培育方法,涉及水产养殖的苗种培育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华鲟仔稚幼鱼弱苗的体质强化培育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用弱苗筛选、饵料强化、分级分池、环境调控、水质调控、食性驯化,其特征是将弱苗筛选到另外池中培育;仔鱼阶段弱苗开口后投喂活水蚯蚓或浮游动物活饵;将得到体质强化培育的苗种分级到另外池子中,将个体相近的弱苗分至1个池子中;培育池设置光源,设定水深,水流,水体的溶氧、水温、pH值、氨氮限量、水体透明度,每日换水、清除残饵、洗刷食台、防治病害;幼鱼阶段进行食性驯化每天逐渐减少水蚯蚓,逐渐增加人工饲料比例。本发明用于中华鲟仔稚幼鱼弱苗的体质强化培育。

  • 相关文献

[1]长江常熟溆浦段中华鲟幼鱼出现时间与数量变动. 李罗新,张辉,危起伟,杜浩,洪克明. 2011

[2]长江刀鲚亲鱼强化培育及自然产卵规律研究. 徐钢春,聂志娟,杜富宽,朱志祥,顾若波,徐跑. 2016

[3]东海和黄海南部近岸海域小黄鱼稚幼鱼耳石元素指纹特征分析. 徐浩,黎雨轩,张翼,张辉,刘尊雷,李圣法. 2015

[4]水温和饵料对宝石鲈稚、幼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 赵建,陈昆慈,朱新平,谢刚,郑光明. 2011

[5]广东鲂仔幼鱼生长与食性的研究. 谢刚,叶星,许淑英,潘德博,庞世勋,祁宝伦,苏植蓬. 2000

[6]饥饿对条石鲷仔稚鱼生长发育的影响. 孙中之,柳学周,徐永江,李娟,曲建忠,兰功刚,梁翻. 2009

[7]驼背鲈(Chromileptes altivelis)的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形态观察. 张梦淇,陈超,李炎璐,贾瑞锦,于宏,梁友,蔡春有,庞尊方. 2014

[8]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仔稚幼鱼肠道菌群结构比较分析. 刘增新,柳学周,史宝,徐永江,刘权. 2017

[9]鞍带石斑鱼仔稚幼鱼骨骼发育与生长特性研究. 吕雪娇,王雨浓,刘清华,翟介明,李军. 2018

[10]人工育苗条件下银鲳仔稚幼鱼摄食与生长特性. 施兆鸿,马凌波,高露姣,于宏,柳敏海,陈波,傅荣兵. 2007

[11]鞍带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F1代变态发育和生长特征分析. 成美玲,田永胜,吴玉萍,李振通,张晶晶,王林娜,马文辉,庞尊方,刘成磊,孙芳芳,翟介明. 2019

[12]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Ti鱼卵和仔稚幼鱼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万瑞景,黄大吉. 2002

[13]哲罗鱼胚胎至仔稚幼鱼期主要免疫指标和抗氧化酶的活性变化. 丰程程,张颖,张永泉,佟广香,尹家胜. 2013

[14]漠斑牙鲆仔鱼、稚鱼和幼鱼对低盐度的耐受力和淡水驯化技术的研究. 蔡文超,柳学周,马学坤,战文斌,徐永江. 2007

[15]消化酶在半滑舌鳎成鱼体内的分布及仔稚幼鱼期的活性变化. 马爱军,柳学周,吴莹莹,徐永江. 2006

[16]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鳀鱼卵和仔稚幼鱼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万瑞景,黄大吉,张经. 2002

[17]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与生长特性. 陆丽君,陈超,马爱军,翟介明,王新安,李伟业. 2011

[18]黄条鰤仔稚幼鱼消化酶活性变化研究. 张正荣,柳学周,于毅,史宝,张言祥,徐永江,王滨,姜燕,孙冉冉. 2020

[19]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胚胎及仔稚幼鱼发育研究. 雷霁霖,马爱军,刘新富,门强. 2003

[20]人工育苗条件下舟山牙鲆仔稚鱼的摄食与生长. 施兆鸿,彭士明,罗海忠,陈波,傅荣兵,柳敏海,罗海军.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