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发明人: 刘京宝;乔江方;朱卫红;代书桃;谷利敏;张美微;黄璐;郭国俊;王俊哲
专利号: CN201620649326.1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玉米免耕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包括前机架,所述前机架的后端连接有后机架,所述前机架上通过支撑板连接深松施肥机构,所述后机架上通过支撑板连接精播机构。该玉米免耕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通过调节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左右移动可以调节播种的间隔距离和施肥间隔距离,第一活动杆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夹板的方形通孔中,可以调节第一活动杆的升降从而调节施肥深度,第二活动杆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夹板上的第二方形通孔中,可以调节第二活动杆的升降从而调节播种深度,通过滑杆的滑动可以调节播种弯管和施肥弯管前后错开的距离,调节方便,实用性强,便于使用和推广。
- 相关文献
[1]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入渗、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结构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张洁梅,潘晓莹,王越,何方. 2017
[2]免耕、深松对不同土层土壤物理特征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张洁梅,潘晓莹,王越,何方,杨先明. 2016
[3]沿黄稻区土壤透水性状况及深松施肥的改善效果. 沈阿林,张学斌,刘春增,吕爱英. 2000
[4]DSSAT模型对长期保护性耕作与土壤改良措施下玉米生长过程的模拟及验证. 杨永辉,武继承,丁晋利,张洁梅,高翠民,潘晓莹,王越,何方. 2017
[5]上部六片烟叶分类采烤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马浩波,苏新宏,常剑波,韦凤杰,王建安,王勇军,孟智勇,宗胜杰,李军正,张继帅,高相彬. 2022
[6]分层施肥对花生光合特性、产量及籽仁品质的影响. 孔洁,王维华,蔺益民,刘燕,刘娟,邹晓霞. 2023
[7]不同肥料配施对砂质潮土玉米产量与土壤培肥的影响. 刘文,武继承. 2012
[8]深松与秸秆覆盖对夏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郭书亚,付国占,王振华,顾顺芳,李亚贞. 2012
[9]免耕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丁晋利,武继承,杨永辉,高翠民. 2020
[10]不同降水年型下免耕对冬小麦氮素积累与产量的影响. 李森,魏红义,武继承,杨永辉,丁晋利. 2021
[11]免耕覆秸精量播种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赵俊卿,任建军,卢为国,陈海涛,朱贝贝,段国占,韩天富,吴存祥. 2012
[12]免耕对土壤剖面孔隙分布特征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毛永萍,何方,张洁梅,高翠民,潘晓莹,王越. 2018
[13]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在麦茬夏大豆中的节本增收效果分析. 赵俊卿,任建军,卢为国,陈海涛,朱贝贝,段国占,韩天富,吴存祥. 2012
[14]长期免耕对不同土层土壤结构与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丁晋利,张洁梅,潘晓莹,何方. 2017
[15]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 郭瑞,季书勤,王汉芳. 2007
[16]不同施肥量与缩节安用量对麦后直播短季棉产量的影响. 李伶俐,马宗斌,谢德意,房卫平,杨铁钢. 2005
[17]我国芝麻施肥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张翔,毛家伟,张玉亭,卫双玲,高桐梅. 2010
[18](土娄)土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及其胶散复合体热特性研究. 化党领,张一平. 1999
[19]洛阳烟区土壤养分演变及不同茬口土壤特性分析. 毛家伟,李华荣,李彰,李国平,王闷灵,王海涛,江凯,王宏,马京民. 2012
[20]施肥对潮土养分非匀衡化的土壤修复研究. 黄绍敏,张水清,宝德俊,郭斗斗.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粱Dof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作者:付森杰;宋迎辉;朱灿灿;叶珍言;秦娜;代书桃;刘海霞;王春义;李君霞
关键词:高粱;Dof基因家族;转录因子;全基因组鉴定;PEG处理
-
整合转录组和代谢组学分析揭示玉米对层出镰孢茎腐病的响应机制
作者:曹言勇;程泽强;马娟;杨文博;朱卫红;孙新艳;李慧敏;夏来坤;段灿星
关键词:转录组;代谢组;玉米茎腐病;层出镰孢;苯丙氨酸代谢
-
叶面喷锌对不同基因型夏玉米子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盼盼;乔江方;侯传伟;张美微;杨铭波;韩琳琳;李川;范艳萍
关键词:夏玉米;叶面喷锌;子粒产量;子粒品质
-
磷肥深施对谷子根系分布、养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樊永强;韩燕丽;王彦辉;张晓申;代书桃
关键词:谷子;磷肥深施;根系;肥料偏生产力;产量
-
氮锌配施对夏玉米灌浆期籽粒氮、锌元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作者:张盼盼;乔江方;李川;张美微;穆蔚林;郭涵潇;岑俊娟
关键词:夏玉米;氮锌配施;灌浆期;氮元素;锌元素;吸收;转运
-
玉米穗粗一般配合力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基因组预测
作者:马娟;黄璐;宇婷;郭国俊;朱卫红;刘京宝
关键词:玉米;穗粗;一般配合力;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基因组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
谷子籽粒类黄酮含量和粒色的QTL定位
作者:秦娜;叶珍言;朱灿灿;付森杰;代书桃;宋迎辉;景雅;王春义;李君霞
关键词:谷子;类黄酮含量;粒色;QTL定位;候选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