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水仙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华伯仙;周鑫;徐跑;徐增洪;赵朝阳;水燕
专利号: CN201010621887.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水草通道和水车式增氧机进行河蟹养殖的方法,包括河蟹养殖池塘的构建,在河蟹养殖池塘内构建池塘环沟和无水草水流通道,在主通道中安装水车式增氧机以及水车式增氧机的运行。本发明利用池塘环沟和无水草水流通道进行增氧可解决草型池塘水体缺氧问题,采用水流通道与水车式增氧机相结合的方式使水流在池塘内形成微弱的环流,可增加池水的流动性和池底的溶氧含量,可提高河蟹蜕壳的同步率,减少蜕壳不遂造成的死亡率,使养殖风险得到降低,养殖效果得到提高,有利于提高商品蟹的规格、产量和效益。
- 相关文献
[1]河蟹池塘养殖底层微孔曝气增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刘勃,蒋国春,王惠平,刘颖斐,叶青,胡云飞,何义进,周群兰,黄东辉. 2009
[2]浅析盐碱水域的鱼类养殖开发利用. 徐伟,耿龙武,姜海峰,佟广香. 2015
[3]一种水车式鱼类自动采集装置——捕鱼水车的应用. 郭喜庚,谭细畅,李新辉. 2008
[4]我国大、中草型浅水型湖泊渔业综合开发技术进展. 曾一本. 1995
[5]增氧机池塘增氧效果试验的研究. 张祝利,顾海涛,何雅萍,门涛,吴为国. 2012
[6]水车式增氧机性能试验研究. 何雅萍,顾海涛,门涛,吴为国. 2011
[7]涌浪机在对虾养殖中增氧作用的研究. 管崇武,刘晃,宋红桥,张成林. 2012
[8]不同增氧方式对精养池塘溶氧的影响. 张世羊,李谷,陶玲,李晓莉. 2013
[9]微孔扩散器形状对曝气增氧性能影响的试验. 程香菊,谢宇宁,朱丹彤,李然,谢骏. 2017
[10]微孔曝气流量与曝气管长度对水体增氧性能的影响. 程香菊,曾映雪,谢骏,龚望宝. 2014
[11]基于氧传质的池塘机械增氧节能技术. 谷坚,门涛,刘兴国,丁建乐,顾川川. 2011
[12]圆背角无齿蚌在河蟹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顾若波,徐钢春,闻海波. 2005
[13]高温季节精养鱼池不同增氧方式对温度和溶氧的影响. 张世羊,李谷,李晓莉,陶玲,林玉良. 2011
[14]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状况研究. 俞连福,陈卫忠,林龙山,李建生,程济生,陈涛. 2002
[15]增氧机增氧能力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分析. 钟伟,邵群. 2017
[16]虾池中增氧机的使用方法及效果. 麻次松,王崇明,张岩,赵法箴. 1994
[17]养殖池塘增氧机制与装备性能比较研究. 徐皓,田昌凤,刘兴国,顾海涛,谷坚,黄一心. 2017
[18]移动式太阳能增氧机的改进设计与试验. 朱烨,张拥军,田昌凤,陈超,邹海生,洪扬,邢精珠,陈晓龙. 2016
[19]水温对增氧机增氧性能参数的影响研究. 顾海涛,潘磊,钟伟,刘兴国,梁永林,韩梦遐. 2021
[20]移动式太阳能增氧机的研制. 田昌凤,刘兴国,张拥军,邹海生,时旭,车轩.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菌藻协同调控水产养殖环境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曾天宇;陈曦;孟顺龙;胡庚东;李丹丹;裘丽萍;宋超;范立民;徐慧敏;徐跑
关键词:微藻;微生态制剂;菌藻协同;水质;生长性能
-
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作者:郑仕夫;徐慧敏;陈曦;裘丽萍;宋超;范立民;李丹丹;孟顺龙;徐跑
关键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现状;趋势
-
长江江豚保护进展与工作展望
作者:徐跑;刘凯;应聪萍;尹登花;蔺丹清;张家路
关键词:
-
菌藻协同对大口黑鲈养殖水环境、生长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曾天宇;陈曦;徐慧敏;孟顺龙;金渝钦;胡庚东;李丹丹;裘丽萍;宋超;范立民;徐跑
关键词:大口黑鲈;小球藻;枯草芽孢杆菌;水质;生长性能
-
氨氮胁迫对大口黑鲈幼鱼组织结构、酶活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魏孟申;郑涛;路思琪;强俊;陶易凡;李岩;徐跑
关键词:氨氮胁迫;抗氧化;免疫;肠道微生物;大口黑鲈
-
基于D-loop序列和微卫星标记的4个黄颡鱼群体的遗传变异分析
作者:李兵部;傅建军;陶易凡;强俊;徐跑
关键词:黄颡鱼;微卫星标记;D-loop序列;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
-
不同大口黑鲈群体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肠道形态结构及菌群组成的比较研究
作者:黄仁善;钟纯怡;张帝;强俊;陶易凡;李岩;董亚伦;路思琪;徐跑
关键词:大口黑鲈;不同养殖群体;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肠道形态结构;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