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发明人: 姚丹丹;冯志勇;高志祥;邱俊荣;黄立胜;隋晶晶;颜世祥
专利号: CN200910040227.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华南农区害鼠用含有增食剂的饵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把氯化钠溶于水里,氯化钠与水的重量比为10∶100~25∶100;②按氯化钠与饵料的重量比为0.5∶100在饵料中混入步骤①所制溶液,搅拌均匀然后晾干或烘干;③把增食剂均匀混入步骤②的饵料中,比例为每100g的饵料加入0.4ml~0.6ml增食剂;④自然晾至刺激性气味较淡,制得本含有增食剂的饵料,封好备用。本适于华南农区害鼠用含有增食剂的饵料的制备方法:(1)用料简单,配制方便;(2)降低成本;(3)所有步骤在大规模生产时可用其它相关功能的机器完成,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 相关文献
[1]稻田鼠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推广措施. 姜洪雪,姚丹丹,冯志勇. 2020
[2]抗凝血灭鼠剂的增效研究. 冯志勇,黄秀清,颜世祥,叶冠良,林汉杰. 2001
[3]广东省作物种植区害鼠群落结构调查研究. 高志祥,林伟松,冯志勇,姚丹丹,隋晶晶,颜世祥. 2011
[4]珠江三角洲作物结构变动与害鼠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 黄秀清,冯志勇,颜世祥,温文荣,吴金灵,岑伟良. 2004
[5]栖息地灭鼠研究. 黄秀清,冯志勇,颜世祥,吴金灵,吴城伟,莫志鸿. 2003
[6]环江三角洲作物结构变动对害鼠种群动态的影响. 黄秀清,叶冠良. 2002
[7]珠江三角洲作物结构变动对害鼠种群动态的影响. 黄秀清,冯志勇,颜世祥,叶冠良,温文荣,王伟轩. 2002
[8]蚯蚓在我国南方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张池,周波,吴家龙,吕美蓉,陈旭飞,袁中友,肖玲,戴军. 2018
[9]籼型杂交稻恢复系动态株型与光能利用率评价. 王丰,廖亦龙,柳武革,刘迪林,曾学勤,傅友强,朱满山,李金华,付崇允,马晓智,霍兴. 2021
[10]华南地区莲的现状与生产利用. 翁献纳,王威振,李育军,植石灿,黄妙林,李静. 2019
[11]华南五省区猪增生性肠炎的血清学调查. 黄忠,宋长绪,王浩文,方树河. 2006
[12]华南杂交稻主要不育系品质性状特点及基因分析. 熊亮,曹华盛,王福军,顾海永,李曙光,何高,梁世胡,罗文永. 2024
[13]不同控草措施对高温季节华南地区蔬菜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陈国奇,冯莉,田兴山. 2015
[14]华南稻区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CH_4和N_2O排放特征. 易琼,唐拴虎,逄玉万,黄旭,黄巧义,李苹,付弘婷,杨少海. 2014
[15]华南生态区超级稻育种的主要成就及未来发展趋势. 林青山,江奕君. 2007
[16]减钾对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源库特性的影响. 李武,段美洋,潘圣刚,田华,唐湘如. 2013
[17]茄子杂种一代制种技术研究. 李植良,黎振兴,孙保娟,罗少波. 2011
[18]华南主栽高产籼稻根系形态特征及其与产量构成的关系. 周新桥,李丽君,刘传光,张旭,陈友订. 2013
[19]华南地方稻种资源初级核心种质构建. 陈雨,潘大建,刘斌,范芝兰,曲延英,陈建酉,李晨. 2008
[20]华南双季“早晚兼用”型水稻育种研究进展. 高云.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我国黄毛鼠研究进展
作者:姜洪雪;姚丹丹;林思亮;秦姣;冯志勇
关键词:黄毛鼠;生物学特性;种群动态;抗药性;防治技术
-
东北农牧交错带南段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作者:林思亮;周训军;兴安;姜洪雪;姚丹丹;秦姣;冯志勇;郭聪;王勇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啮齿动物;群落结构;生境类型;生态治理
-
珠江三角洲地区黄毛鼠抗药性的发生趋势及其Vkorc1基因多态性
作者:姚丹丹;姜洪雪;林思亮;秦姣;冯志勇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黄毛鼠;抗性;抗凝血灭鼠剂;Vkorc1基因;杀鼠灵
-
创新植保科技,服务南粤大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建所五十周年记
作者:何自福;高燕;隋晶晶
关键词:
-
基于4种线粒体基因序列的广东省南雄市农区小型兽类DNA条形码分析
作者:姜洪雪;姚丹丹;林思亮;冯志勇
关键词:DNA条形码;小型兽类;种类鉴定;线粒体基因
-
广东南雄和新会农田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林思亮;黄立胜;蓝子胜;赖荣丰;姚丹丹;姜洪雪;冯志勇
关键词:农田害鼠;鼠种组成;种群数量;群落结构;生物量;栖息地
-
广东省农区鼠类物联网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研究
作者:姚丹丹;黄立胜;姜洪雪;林思亮;冯志勇
关键词:智能监测;农区鼠类;夹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