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发明人: 李双来;胡诚;乔艳;陈云峰;刘东海
专利号: CN201210307075.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的肥药双效生物有机肥及其制作方法,该有机肥按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新鲜畜禽粪便、米糠、有机肥发酵菌剂按0.7:0.298:0.002的重量比均匀混合,堆高1.2米,温度达到70-80℃时翻堆,7天之后,再按肥料与菌剂为99:1的重量比添加有机肥后熟发酵菌剂
,堆高60厘米,温度达到50℃时翻堆,发酵15天,即为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的肥药双效生物有机肥。本发明的生物有机肥既可以防治作物土传病害,又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相关文献
[1]湖北贝母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甘国菊,余启高,杨永康,邱云华,甘国莲,林先明,郭杰,廖朝林,郭汉玖,廖璐靖,刘海华,赵仁军. 2009
[2]党参病虫害防治研究. 甘国菊,杨永康,林先明,陆敏,刘海华,穆森,黄燕. 2007
[3]作物根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活性的研究. 王攀,杨自文,胡洪涛,王开梅,张凤. 2007
[4]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JJYY防控土传病害效果评价及其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和抗菌成分鉴定. 王麒,许婧霞,张亚妮,孙婧,张升潮,王腊,冯作山,易菊平,杨亚珍,胡洪涛. 2024
[5]太阳能消毒的研究综述. 曹坳程. 2008
[6]功能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和生物有机肥防治萝卜根结线虫病的研究. 邓晓辉,闵勇,焦忠久,袁伟玲,甘彩霞,崔磊,邓士元. 2017
[7]新型肥料在稻虾共作区直播水稻应用效果初探. 彭成林,袁家富,赵书军,佀国涵,李金华,徐祥玉,徐大兵,贾平安. 2019
[8]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胡诚,曹志平,罗艳蕊,马永良. 2007
[9]不同改良剂对棕红壤酸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初报. 熊又升,袁家富,赵书军,柴彦君,彭成林,徐祥玉. 2009
[10]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胡诚,刘东海,乔艳,刘友梅,李双来,陈云峰. 2017
[11]生物有机肥发展现状及对策——以湖北省为例. 佀国涵,袁家富,熊又升,赵书军,彭成林,徐祥玉,刘晔. 2012
[12]配施有机肥对白三叶草生长及香蕉园土壤生态的改良作用. 王丽霞,黄大野,刘永霞,丁哲利,何应对. 2024
[13]几种生防细菌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王攀,杨自文,王开梅,胡洪涛. 2006
[14]畜禽基因定位方法及研究. 冯政,梅书棋,刘贵生,武华玉,彭先文,李良华. 2009
[15]科技期刊组稿方法浅谈. 曾德芳,罗亚军,程碧军. 2011
[16]棉花黄萎病菌生理型鉴定的主要方法综述. 金利容,万鹏,孔令甲,黄民松. 2008
[17]湖北柑橘主产区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期调查. 王志静,吴黎明,何利刚,宋放,蒋迎春. 2019
[18]湖北省白术主要病害类型及绿色防控技术. 游景茂,郭杰,李哲,周武先,郭晓亮,段媛媛,杨琴,程猛,钟吉彦. 2019
[19]杜仲穴盘育苗技术研究. 廖璐婧,张美德,张宇,艾伦强. 2018
[20]寄主诱导的基因沉默在改良作物抗病虫性方面的应用. 刘友梅,薛敏峰,史文琦,黄薇,袁斌.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下麦田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变化
作者:刘东海;毛庆华;邓辉;梅亮贤;罗杰;乔艳;张智;胡诚
关键词:麦田;秸秆还田;化肥;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
-
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乔月;胡诚;万建华;徐化林;刘茂军;郭卫红;戴黎;张春华;邓超然
关键词:不同肥源;水稻产量;肥料利用率;养分吸收;生物炭基肥;氮肥偏生产力
-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戴黎;胡诚;万建华;徐化林;刘茂军;郭卫红;乔月
关键词:有机无机复混肥;产量;肥料利用率;养分吸收;干物质积累
-
包菜废弃物好氧堆肥初始条件研究
作者:童善坤;李方敏;夏贤格;唐芷馨;陈云峰
关键词:蔬菜废弃物;好氧堆肥;包菜;初始条件;种子发芽指数
-
留茬高度与秸秆粉碎程度对稻-油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作者:赵越;夏贤格;陈云峰;郭熙法;余小平;刘东海;张智
关键词:秸秆还田;稻-油轮作;SPAD;产量;土壤养分
-
紫色土区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刘东海;乔艳;李晓;李双来;张智;李菲;胡诚
关键词:紫色土;秸秆还田量;土壤酶;速效养分
-
熟料回用对餐厨废弃物好氧堆肥进程及臭气排放的影响
作者:詹亚斌;陈云峰;陶兴玲;于科;魏雨泉;李季
关键词:餐厨废弃物;好氧堆肥;回料;腐熟;NH3;H2S;细菌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