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海参养殖附着基

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王印庚;陈贵平;李万春;管敏;廖梅杰

专利号: CN201120270506.6

摘要: 一种海参养殖附着基,结构为两个多棱瓦片组成倒“V”形,每片多棱瓦片包括一个弧形凹槽和一块长方形面板,长方形面板内设有1-2个上窄下宽“Ω”形状的弧形隆突,弧形凹槽内部有一个卡槽结构,两片多棱瓦依靠这个卡槽结构嵌合在一起,卡槽结构为一个轴向沿弧形凹槽延伸、开口朝向弧形凹槽的“L”形柱体;另一种海参养殖附着基,它的结构为铸造一体的倒“V”形,结构顶部是一个大弧形凹槽,倒“V”形结构侧壁为两个长方形面板,长方形面板设有1-2个上窄下宽“Ω”形状的弧形隆突,长方形面板与地面夹角是45°;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海参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采用多棱结构,可单层、双层或三层组合,利于海参生长和回捕;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耐海水腐蚀、透水性好、可持续使用等优点。

  • 相关文献

[1]海参陆基工厂化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张辉,王印庚,荣小军,陈霞. 2008

[2]国内外海参自然资源、养殖状况及存在问题. 张春云,王印庚,荣小军,孙惠玲,董树刚. 2004

[3]我国海参产业现状及质量控制对策. 朱文嘉,王联珠,丁海燕,宋春丽. 2012

[4]我国海参标准体系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朱文嘉,荣小军,林洪,江艳华,姚林,王联珠. 2011

[5]底栖硅藻生物膜附着基对扇贝幼虫附着和变态的影响. 杜美荣,方建光,毛玉泽,李锋,高亚平,房景辉,王同勇,蒋增杰. 2020

[6]培育密度和投饵量对长牡蛎壳黑选育品系幼虫生长存活及附着变态的影响. 种金豆,李琪,王涛. 2019

[7]牡蛎礁修复的底物筛选:新、旧牡蛎壳附苗效果比较. 姜伟,孙兆跃,施文静,范瑞良,李楠楠,全为民. 2021

[8]底物颜色和附着物对牡蛎和藤壶自然补充量影响. 陈丽芝,姜伟,施文静,张文考,祁拥华,叶春宇,李楠楠,范瑞良,全为民. 2024

[9]盐度对海萝孢子附着、萌发和成活的影响. 陈利雄,吴进锋,陈素文,颉晓勇,朱长波,郭奕惠. 2013

[10]底物中碳酸钙含量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幼虫附着的诱导效应. 范瑞良,晁敏,任国平,全为民. 2017

[11]基于有性繁殖的鼠尾藻规模化繁育试验. 孙修涛,王飞久,汪文俊,江洪涛,王义民,汤庭耀,李生尧. 2010

[12]杂色鲍幼体附着基藻际细菌群落的PCR-DGGE分析. 赵旺,姜敬哲,王江勇,陈韬,刘广锋,王瑞旋,杨蕊. 2013

[13]刺参苗期附着基更换频率对刺参生长及其养殖系统菌群结构的影响. 王印庚,张文泽,廖梅杰,李彬,荣小军,张正,李华,范瑞用,宁鲁光. 2016

[14]枸杞岛铜藻垂直分布格局及成因分析. 毕远新,章守宇,王伟定,吴祖立. 2014

[15]浒苔孢子在不同材料基质上的附着萌发差异性研究. 耿慧霞,颜天,于仁成,张清春,孔凡洲,周名江. 2018

[16]刺参的趋光性以及对附着基颜色的感应行为. 张辉,王印庚,荣小军,曹善茂,陈霞. 2009

[17]海泥附着基的青蛤工厂化育苗试验. 赵玉明,顾润润,于业绍. 2005

[18]海萝属藻类繁殖生物学及增养殖研究进展. 郭永坚,张文文,李俊伟,朱长波,颉晓勇,郭奕惠,陈素文. 2015

[19]不同类型附着基对刺参栖息趋向性的影响分析. 管敏,王印庚,陈贵平,廖梅杰,潘鲁青,薛太山. 2012

[20]喹噁啉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刺参体内的分析和鉴定. SUN Wei-Hong,孙伟红,XING Li-Hong,邢丽红,ZHAI Yu-Xiu,翟毓秀,Li Zhao-Xin,李兆新,Guo Meng-Meng,郭萌萌,Sun Xiao-Jie.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