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用于净化贝类污染物的实验装置

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姜朝军;乔庆林;郭全友

专利号: CN201220417571.1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海产品加工业的一种用于净化贝类污染物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由透明板材连接而成长方形箱体,箱体内由前中后横隔板和纵隔板形成空腔,海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前端板和前横隔板形成的空腔,经溢过前横隔板进入前横隔板和中横隔板形成的空腔,从中隔板下的空隙中流入中横隔板和后横隔板形成的空腔,该空腔设有与之相配套的筛网,贝类置放其上,经海水浸泡冲洗和贝类生物代谢后,贝类产生的沉淀性污染物落入筛网的空隙中,累积于板底,再通过排污口排出箱体。海水溢过后横隔板后流入后横隔板和后端板形成的空腔,将贝类产生的溶解性或悬浮性污染物通过出水口排出箱体。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净化效果显著、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 相关文献

[1]中国贝类前处理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徐文其,沈建. 2013

[2]贝类产生异味的体内石油烃阈值试验. 蔡友琼,乔庆林,徐捷. 2001

[3]我国贝类净化产业发展战略探讨. 乔庆林. 2010

[4]生物净化集成系统改善精养池塘水质的效果. 敬小军,袁新华. 2011

[5]贝类养殖区分类与净化技术研究. 乔庆林. 2007

[6]精养池塘水质生物净化技术研究. 敬小军,袁新华. 2013

[7]青岛市售贝类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江艳华,姚琳,宋春丽,苑华宁,翟毓秀,王联珠. 2012

[8]含甲烷水合物沉积物电–声响应特性联合探测:装置开发与实验研究. 邢兰昌,祁雨,朱泰,陈琳,刘昌岭,孟庆国,刘乐乐. 2018

[9]有益微生物在暗尾东方?纯养殖中应用的研究. 陈家长,胡庚东,吴伟,瞿建宏. 2004

[10]尼罗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分析比较.. 白俊杰,马仲波. 1987

[11]微型叶轮桨的节能与助推效果的验证试验. 陈次颖. 1993

[12]轮虫高密度循环水培育装置的研究. 宋德敬,王秉心. 2005

[13]国内外拖网减少副渔获物的研究进展. 陈晓雪,黄洪亮,陈雪忠. 2007

[14]贝类健康化生产技术探讨. ^A乔庆林. 2004

[15]无公害贝类生产技术体系研究. 乔庆林.

[16]海水贝类养殖产量与碳汇量动态变化关系研究——以2006-2010年数据为例. 岳冬冬. 2011

[17]我国贝类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LOU Xiao-Yi,娄晓祎,汤云瑜,TANG Yun-Yu,TIAN Liang-Liang,田良良,SHI Yong-Fu,史永富,XIAO Dong-Xue. 2017

[18]乙醛、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对鲢、草鱼的联合毒性. 陈碧鹃,袁有宪,王会平. 2001

[19]西江几种主要工业废水对鱼类饵料生物的毒性影响. 余瑞兰,郭叶华,林建志. 1993

[20]黄花水龙种植对红罗非鱼养殖池塘污染物的影响. 郑尧,裘丽萍,周旻玥,孙旋辉,孟顺龙,胡庚东,陈家长.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