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淡水环境监测专用标准化背角无齿蚌种群的建立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发明人: 杨健;陈修报;刘洪波

专利号: CN201310509941.3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淡水环境监测专用标准化背角无齿蚌种群的建立方法,特征是:采用以下建立步骤:筛选出背角无齿蚌作为用于人工繁育用母蚌,放入培育池中让寄生的钩介幼虫培养成稚蚌;在稚蚌脱苗高峰时,将黄颡鱼转移到培育池,使稚蚌在池底均匀分布培养成幼蚌;幼蚌从培育池中转移出来,均匀置于网箱;将装有幼蚌的网箱均匀分布于养殖池塘中吊养,直至发育背角无齿蚌子代成蚌;再将子代成蚌移植到太湖自然水域作为实验组,定期回捕并与仍在人工养殖基地养殖的同一批次的蚌,作为对照组,比较和测定其中污染物的残留浓度。本发明能使水环境污染监测结果更加可靠,可比性进一步增强,有利于更为方便、快速地监测水环境中污染物污染程度。

  • 相关文献

[1]不同污染背景生境中背角无齿蚌的重金属积累特征. 陈修报,苏彦平,孙磊,刘洪波,杨健. 2013

[2]东湖移殖背角无齿蚌中重金属的含量变化. 孙磊,陈修报,苏彦平,刘洪波,倪乐意,杨健. 2014

[3]太湖五里湖水域背角无齿蚌中汞的残留. 刘洪波,杨健,甘居利. 2009

[4]太湖重点水域背角无齿蚌中汞的残留. 刘洪波,杨健,甘居利. 2009

[5]利用鲫鱼监测水环境中汞污染的研究. 覃东立,战培荣,孙平,王枫. 2008

[6]水产标准编制说明编写主要问题分析. 房金岑,韩刚,何雅静,孙涛. 2019

[7]试论渔业标准的适用性. 宋怿,房金岑,刘琪,李乐. 2011

[8]淡水鱼类人工繁育技术要点. 徐伟,耿龙武,姜海峰,李晨宇. 2018

[9]淡水养殖鱼类的饲料源开发和利用. 岑玉吉. 1989

[10]人工环境饲养大麻哈鱼初步试验研究. 战培荣,刘伟. 2011

[11]条纹狼鲈生物学. 廖国璋. 1992

[12]巨脂鲤属的分类及短盖巨脂鲤(淡水鯧)简介. 周瑞琼,刘绍平,张中英,张邦杰. 1988

[13]淡水自鲳(Colossoma brachypomtim)染色体组型分析. 白俊杰,马仲波. 1988

[14]莱州湾浮游植物种群动态的研究. 王俊. 2000

[15]背角无齿蚌幼蚌食物中的藻类组成. 苏彦平,陈修报,刘洪波,武秀国,杨健. 2014

[16]利用ND1、ITS1序列研究三种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分类学问题. 赵颖,陈修报,杨健,刘洪波. 2011

[17]背角无齿蚌对养鱼水体的净化效果. 陈修报,刘洪波,苏彦平,戈贤平,杨健. 2015

[18]背角无齿蚌净化精养池塘水质试验. 敬小军,闵宽洪,姜海洲,袁新华. 2011

[19]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在五里湖中的重金属富集. 杨健,王慧,朱宏宇,贡小清,虞锐鹏. 2005

[20]淡水贝类观察-生物阐释水污染和毒理的创新手段. 陈修报,杨健,刘洪波,姜涛.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