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发明人: 刘洪波;杨健;陈修报;苏彦平
专利号: CN201410711433.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淡水贝类背角无齿蚌钩介幼虫存活率的方法,属于生物监测环境技术领域。其步骤包括:(1)背角无齿蚌钩介幼虫的获取;(2)、背角无齿蚌钩介幼虫培养的存活检验和标准培养溶液的获取;(3)、背角无齿蚌钩介幼虫受铜胁迫和添加钙离子提高其存活率的对比验证。本发明以标准培养溶液浓度组24小时成活率大于90%、铜+钙浓度组存活率大于铜浓度组存活率10%以上为有效依据,不仅提供了一种保证背角无齿蚌钩介幼虫正常情况下24小时存活率大于90%的标准培养溶液,还找到了减轻背角无齿蚌钩介幼虫受铜胁迫,提高其生存率的有效方法,为下一步开展淡水生物指示贝种‑背角无齿蚌稚蚌、幼蚌等毒理学研究和其它淡水贝类的幼体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 相关文献
[1]背角无齿蚌在4种鱼上的寄生效果及早期稚贝的生长. 徐良,马学艳,闻海波,邹军,金武,华丹,徐跑,顾若波. 2016
[2]背角无齿蚌四种组织细胞原代培养的比较. 阎明军,陈修报,刘洪波,杨健. 2023
[3]培育密度和投饵量对长牡蛎壳黑选育品系幼虫生长存活及附着变态的影响. 种金豆,李琪,王涛. 2019
[4]盐度对菲律宾蛤仔幼虫生长、存活和附着变态的影响. 高弋强,许星鸿,崔志扬,魏迪,张磊,涂康,刘志鸿,吴彪,周丽青,孙秀俊. 2024
[5]溴氰菊酯在水产品中残留量的评价. 徐捷,蔡友琼,黄冬梅,钱蓓蕾. 2008
[6]内部切片法测定淡水贝类的年龄. 华丹,RICHARD J.NEVES,JESS JONES. 2001
[7]自然光照下三种淡水贝类张闭壳的活动特征. 刘洪波,陈修报,杨健. 2018
[8]淡水鱼类人工繁育技术要点. 徐伟,耿龙武,姜海峰,李晨宇. 2018
[9]淡水养殖鱼类的饲料源开发和利用. 岑玉吉. 1989
[10]人工环境饲养大麻哈鱼初步试验研究. 战培荣,刘伟. 2011
[11]条纹狼鲈生物学. 廖国璋. 1992
[12]巨脂鲤属的分类及短盖巨脂鲤(淡水鯧)简介. 周瑞琼,刘绍平,张中英,张邦杰. 1988
[13]淡水自鲳(Colossoma brachypomtim)染色体组型分析. 白俊杰,马仲波. 1988
[14]三种寄生鱼对圆背角无齿蚌寄生效果的研究. 华丹,徐钢春,闻海波,王玉芳. 2005
[15]血浆种类和温度对褶纹冠蚌钩介幼虫非寄生变态发育及早期稚蚌生长的影响. 马学艳,闻海波,金武,华丹,徐跑,顾若波. 2019
[16]椭圆背角无齿蚌发育关键阶段形态结构以及寄生有效积温的研究. 陈修报,杨健,闻海波,刘洪波,赵颖,苏彦平. 2010
[17]紫黑翼蚌钩介幼虫在不同规格寄主鱼寄生效果及对寄主鱼营养指标的影响. 马学艳,梁建超,金武,吕国华,顾若波,徐跑,华丹,闻海波. 2023
[18]两水系三角帆蚌亲本及杂交、自交组钩介幼虫形态性状比较. 闻海波,顾若波,华丹,徐钢春,徐跑. 2010
[19]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在两种寄主鱼上的寄生效果及其对寄主鱼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闻海波,邱丽华,顾若波,徐钢春,华丹,徐跑. 2009
[20]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寄生胁迫对黄颡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杜兴伟,闻海波,马学艳,金武,华丹,顾若波.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几何形态测量学的鄱阳湖北部水域刀鲚的耳石形态学特征比较
作者:肖百义;姜涛;刘洪波;陈修报;杨健
关键词:刀鲚;耳石;关联性;地标点;几何形态测量学;鄱阳湖
-
池塘养殖"六月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的滋味特征
作者:刘洪波;薛竣仁;唐静;任黎华;姜涛;陈修报;杨健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味觉特征;电子舌;滋味;品质
-
草鱼仔鱼三类耳石锶标记特征及日轮形成时间验证
作者:朱亚华;姜涛;陈修报;刘洪波;杨健
关键词:草鱼;仔鱼;六水氯化锶;耳石;日轮;标记
-
基于耳石微化学的大洋河刀鲚生境履历研究
作者:张健;杨培民;姜涛;胡宗云;朱春月;张伯序;刘忠航;杨健;胡玉海
关键词:大洋河;耳石;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生境履历;刀鲚
-
基于耳石微化学特征的鄱阳湖刀鲚永修群体的关键栖息地识别
作者:肖百义;杨健;姜涛;刘洪波;陈修报
关键词:刀鲚;耳石微化学;鄱阳湖;永修水域;长江禁渔;溯河洄游
-
长江江苏泰州段刀鲚耳石微化学指纹特征
作者:胡玉海;姜涛;刘洪波;陈修报;杨健
关键词:刀鲚;耳石微化学;长江江苏泰州段;生境履历;资源
-
背角无齿蚌幼蚌对水体铜的吸收特征研究
作者:刘凯;陈修报;刘洪波;姜涛;杨健
关键词:背角无齿蚌;铜;吸收效率;去除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