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马爱军;陈超;雷霁霖;庄志猛;王印庚
专利号: CN200510042441.9
摘要: 一种获得大菱鲆优质受精卵的方法,包括亲鱼培育和人工采卵授精两方面。亲鱼的培育:包括亲鱼的优选及培育条件、亲鱼的饲料及饲喂、亲鱼的水温、光照调控;人工采卵授精:包括人工采卵和人工授精操作。本发明从大菱鲆亲鱼的培育到人工采卵授精,是一套完整的综合控制技术方法,通过关键环节技术措施的掌握,可提高卵子的活卵率和受精成功率,获得优质的受精卵。240尾亲鱼,整个繁殖群体,每天进行1次对排卵亲鱼的挤卵,经镜检每批卵的平均活卵率在87.8%。获得受精卵的∑n-3HUFA占脂肪酸含量的20.38%,平均受精成功率为89.6%,孵化率为50.8%。
- 相关文献
[1]黄颡鱼受精早期精子入卵扫描电镜观察. 尹洪滨,孙中武,姚道霞,孙德志,潘伟志,薛淑群. 2007
[2]大菱鲆受精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吴莹莹,柳学周,王清印,马爱军,包振民. 2006
[3]大菱鲆受精卵显微注射技术的建立. 崔忠凯,王倩,刘新富,孟振,陈松林. 2018
[4]大菱鲆亲鱼、受精卵和仔鱼的质量评价. 马爱军,雷霁霖,王新安,黄智慧. 2010
[5]青蛤胚胎发育生物学特性. 沈保平,孙益奎,于业绍. 2007
[6]索氏六须鲶受精早期精子入卵的扫描电镜观察. 尹洪滨,孙中武,潘伟志. 2000
[7]长江口纹缟虾虎鱼精子、卵子及受精过程扫描电镜观察. 章龙珍,陈丽慧,庄平,冯广朋,徐滨,赵优. 2008
[8]室温下抗冻剂对鱼卵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影响. 鲁大椿,方建萍,刘宪亭,章龙珍,陈松林,郭峰,龚明华. 1992
[9]菲律宾蛤仔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毕克,包振民,黄晓婷,王珏,方建光,刘慧. 2004
[10]刺参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谭杰,孙慧玲,高菲,燕敬平,董迎辉,叶乃好,王清印. 2012
[11]人工诱导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成熟与受精. 王广军. 2009
[12]海月水母排精诱导及胚胎发育研究. 陈昭廷,李琪,庄志猛,陈四清,刘春胜,刘长琳,赵鹏,卢斌. 2015
[13]泥蚶受精过程的细胞学荧光显微观察. 孙慧玲,方建光,王清印,张继红,梁兴明,燕敬平,孔杰,杨爱国,姜明. 2000
[14]中国对虾受精过程的细胞学研究. 张岩,王清印,李健,孙修涛,张立敬. 2000
[15]条纹锯(鮨)胚胎发育及卵黄囊仔鱼形态变化的观察. 贾瑞锦,王鲁,赵从明,公光业,孙曙光,于宏,王彦怀,孙涛,王贺,陈超. 2012
[16]星点东方纯胚胎发育的观察. 孙朝徽,姜秀凤,张红涛,赵雅贤,任玉芹,周勤. 2019
[17]光照对川陕哲罗鲑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王成友,杜浩,吴金明,成为为,杨焕超,张辉,刘志刚,周琼,危起伟. 2019
[18]星点东方鲀胚胎发育的观察. 孙朝徽,姜秀凤,张红涛,赵雅贤,任玉芹,周勤. 2019
[19]温度休克和静水压胁迫对鲤卵受精和胚胎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薛淑群,王星然,李池陶,贾智英,韩英,石连玉. 2020
[20]南海区养殖条石鲷的胚胎发育. 蔡文超,区又君,李加儿.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月龄膨腹海马表型形态性状与体重之间的关系
作者:肖辉裕;马爱军;孙志宾;王新安;孙伟恒;慈小静;俞兰良
关键词:膨腹海马;形态性状;体重;相关分析;通径分析
-
国家级大连刺参原种场核心区生态环境质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周年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作者:朱晓彤;荣小军;李彬;王印庚;葛建龙;廖梅杰;王锦锦;吴岩强;赵欣涛;施国军
关键词:刺参;原种场核心区;生态环境质量;微生物群落结构周年变化;相关性分析
-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机遇、困难与挑战
作者:孙晓霞;冷疏影;张亮;庄志猛;沙忠利;魏皓;孙松
关键词: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观测;健康评估;健康指标
-
刺参TRAF7基因克隆及其响应高温胁迫下的表达特征分析
作者:赵岩峰;廖梅杰;葛建龙;王锦锦;王印庚;荣小军;李彬;谭颜廷
关键词:刺参;TRAF7;高温胁迫;基因克隆;表达特征
-
仿刺参硫酸软骨素合酶1基因克隆及灿烂弧菌感染后的表达特征模式分析
作者:谭颜廷;葛建龙;廖梅杰;荣小军;王锦锦;李彬;赵岩峰;王印庚;王璐
关键词:仿刺参;ChSy-1;基因克隆;荧光定量PCR;基因表达;灿烂弧菌
-
基于TMT技术对高温胁迫条件下大菱鲆幼鱼心脏的差异蛋白筛选分析
作者:赵一诺;徐荣静;黄智慧;蒋宇航;曹郡文;王新安;刘诗颖;闫鹏飞;马爱军
关键词:大菱鲆;蛋白组学;高温胁迫;心脏
-
质粒介导的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理化特性与毒力差异
作者:李京泽;于永翔;刘定远;王春元;王印庚;杨新月;张正
关键词: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毒力质粒;质粒消除;胞外酶活性;致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