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海岸带海域增殖放流用的单体牡蛎幼苗的附着装置

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张衡;王云龙;全为民;吴祖立;靳少非;唐峰华

专利号: CN201420684606.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岸带海域增殖放流用的单体牡蛎幼苗的附着装置,包括浮子(4),所述浮子(4)下部连接一根细线(3),所述细线(3)的另一端连接一个尼龙绳圈(2),所述尼龙绳圈(2)绕在一个橡胶轮胎(1)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废旧的自行车轮胎作为牡蛎幼体的附着装置,废物利用,并且降低生产成本。牡蛎幼体可以自由附着在自行车轮胎圈的两边,可有效地提高附着装置的利用空间,具有结构简单、用材普遍、成本低廉、易于推广的优点。

  • 相关文献

[1]中国明对虾增殖放流技术探讨. 李文抗,刘克奉,苗军,乔延龙,王麒麟. 2009

[2]南海北部埃布短柔鱼Todaropsis eblanae(Ball)初步研究. 陈丕茂,郭金富. 2001

[3]秦皇岛昌黎海域微生物群落与抗生素耐药基因季节性分布特征. 王秋水,邓婕,王胜楠,程波,刘悦,袁寒玉,王伟,高丽娟. 2024

[4]底栖硅藻生物膜附着基对扇贝幼虫附着和变态的影响. 杜美荣,方建光,毛玉泽,李锋,高亚平,房景辉,王同勇,蒋增杰. 2020

[5]培育密度和投饵量对长牡蛎壳黑选育品系幼虫生长存活及附着变态的影响. 种金豆,李琪,王涛. 2019

[6]牡蛎礁修复的底物筛选:新、旧牡蛎壳附苗效果比较. 姜伟,孙兆跃,施文静,范瑞良,李楠楠,全为民. 2021

[7]底物颜色和附着物对牡蛎和藤壶自然补充量影响. 陈丽芝,姜伟,施文静,张文考,祁拥华,叶春宇,李楠楠,范瑞良,全为民. 2024

[8]盐度对海萝孢子附着、萌发和成活的影响. 陈利雄,吴进锋,陈素文,颉晓勇,朱长波,郭奕惠. 2013

[9]底物中碳酸钙含量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幼虫附着的诱导效应. 范瑞良,晁敏,任国平,全为民. 2017

[10]推进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张训华,孙晓明,印萍,刘健,叶思源,夏真,王忠蕾. 2015

[11]应用于中华鲟的Pop-up标志固定方法. 赵峰,庄平,Boyd KYNARD,章龙珍,张涛. 2010

[12]应用弹式卫星数据回收标志技术研究放流中华鲟幼鱼在海洋中的迁移与分布. 陈锦辉,庄平,吴建辉,黄硕琳,刘健,杨吉平,徐嘉楠,郑跃平,赵峰,张涛. 2011

[13]中国明对虾放流对鱼类生态位的影响. 左涛,黄经献,张传涛,王俊,孙坚强. 2023

[14]我国海岸带系统微塑料污染危害及治理对策. 许旺,梁鸿,马嵩,潘晓峰,明珠,余欣繁,王思凯. 2018

[15]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放流亲蟹对环境的生理适应. 曹侦,冯广朋,庄平,王慧,王瑞芳,章龙珍. 2013

[16]2006年度绥芬河大麻哈鱼人工繁殖与孵化放流. 赵春刚,陈军,潘伟志,王维坤. 2006

[17]绥芬河驼背大麻哈鱼移殖放流及回归效果的初步研究. 董崇智,赵春刚,齐树海,段广元,解福君,张国财. 1992

[18]绥芬河滩头雅罗鱼孵化放流的初步试验. 董崇智,赵春刚,段广元,齐树海,解福君. 1991

[19]轮虫高密度循环水培育装置的研究. 宋德敬,王秉心. 2005

[20]国内外拖网减少副渔获物的研究进展. 陈晓雪,黄洪亮,陈雪忠.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