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发明人: 程果锋;刘晃;吴凡
专利号: CN201010558898.6
摘要: 本发明系对虾养殖技术,一种封闭循环海水对虾池塘养殖系统,依次包括①养殖塘为方形或圆形,单塘面积0.4-0.6h m2,由2-3个虾塘组成,塘深2-2.2m,水深1.6-1.8m;②竖流沉淀塘为圆形或方形切圆角池型,周边内壁(2)向上倾斜,上边缘设置环形出水槽(1),出水管(8),中心底部设置集泥坑(5),由排泥管(4)接至池外,集泥坑(5)上方设中心管(3)由支架(6)支撑固定在沉淀塘中心底部位置,中心管(3)下部设有反射板(7),从池外接入的进水管(10)伸入中心管(3)下部;沉淀塘深2.5-3m,水深2-2.5m;③贝藻综合处理塘水深1.6-1.8m,塘中吊养滤食贝类和藻类;④人工红树林湿地的水力停留12-24h。本发明能使对虾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质全面有效去除,构造简单,去除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有利于节能减排。
- 相关文献
[1]茶皂素的鱼毒活性及其应用的研究 Ⅰ.茶皂素对对虾及沙蚕的毒性影响. 朱全芬,夏春华,梁亚全,孙修涛,唐丽萍. 1991
[2]对虾健康养殖技术要点. 李卓佳,陈康德,张庆,杨莺莺. 1999
[3]茶皂素的鱼毒活性及其应用的研究Ⅰ.茶皂素对对虾及沙蚕的毒性影响. 朱全芬,夏春华,梁亚全,孙修涛,唐丽萍. 1991
[4]偶氮氯膦(Ⅲ)光度法测定海水及对虾体内稀土总量的研究. 辛福言,袁有宪,曲克明. 1997
[5]基于固着藻类反应器的生态沟渠构建. 陶玲,李谷,李晓莉,林玉良,张世羊. 2011
[6]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技术. 杨菁,倪琦,张宇雷,徐宝荣. 2010
[7]人工环境饲养大麻哈鱼初步试验研究. 战培荣,刘伟. 2011
[8]温室池塘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 程果锋,吴宗凡,时旭,朱浩,刘兴国,张增胜,郭益顿. 2014
[9]池塘三维植被网生态坡水质净化调控系统. 刘兴国,徐皓,朱浩,顾兆俊. 2012
[10]利用人工基质构建固定化微生物膜对池塘养殖水体的原位修复. 吴伟,陈家长,胡庚东,孟顺龙,范立民,杨琳. 2008
[11]有益微生物在暗尾东方?纯养殖中应用的研究. 陈家长,胡庚东,吴伟,瞿建宏. 2004
[12]典型流域淡水池塘养殖监测体系构建与变化分析. 莽琦,朱健,张成峰,刘永新. 2021
[13]大银鱼池养试验. 王玉芬,盖玉欣,尤洋,袁剑青. 1997
[14]辽宁地区凡纳滨对虾低盐池塘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宋松伟,李忠红,陈勇,陈月玲. 2024
[15]对虾暴发性流行病药物应用试验初报. 杨仲明. 1996
[16]中国式“3+2”对虾安全养殖纳米集成技术设施与工艺流程(上). 丁永良. 2010
[17]对虾病害防治药物对浮游植物的影响研究. 刘萍,李健,孙修涛,刘得月. 1997
[18]论对虾高效养殖技术研究. 杨丛海. 1990
[19]生物絮团技术特点及其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罗亮,张家松,李卓佳. 2011
[20]厄瓜多尔的对虾养殖. 汪哲夫.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三峡库区夏季和秋季鱼类群落结构及环境影响因子研究
作者:吴凡;李云峰;马宝珊;张燕;茹辉军;沈子伟;魏念
关键词:三峡库区;鱼类群落结构;优势种;环境因子
-
间歇禁食对大黄鱼生长、生理生化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作者:王晓萌;刘晃;姜旭阳;张成林;朱晨;龙丽娜;徐金铖;马天利
关键词:大黄鱼;饥饿;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组织学;免疫指标
-
中国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
作者:刘晃;黄文超;崔璨
关键词:水产养殖;深远海养殖;养殖设施;政策制度;产业链
-
基于ResNet34模型的大菱鲆鱼苗识别计数方法
作者:涂雪滢;钱程;刘世晶;刘晃;李国栋
关键词:鱼苗计数;图像识别;大菱鲆;ResNet34模型
-
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作者:张俊;姚晶晶;程果锋;刘浩伟;曹守启;刘兴国
关键词: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物理过滤;水质净化;次生污染颗粒物
-
草鱼池塘养殖水体的悬浮物特征
作者:陈哲;刘兴国;程翔宇;张旺;程果锋;肖述文
关键词:草鱼池塘;悬浮颗粒物;静沉降;粒径特征
-
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环境质量评估
作者:吴凡;魏念;高立方;张燕;茹辉军;吴湘香;倪朝辉;李云峰
关键词: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水质指数法;WQImin模型;水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