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冯广朋;章龙珍;庄平;刘鉴毅
专利号: CN200820057508.5
摘要: 沉淀集污与喷水式增氧的室内循环水养鱼池,涉及一种室内循环水养鱼池,需要对室内养鱼池进行改进,使室内养鱼池能集中排污并高效增氧,本实用新型由养鱼池、集污管、水泵、过滤棉、水泵支架、水管、喷头、水管支架、沉淀集污池组成,其特征是养鱼池的底面成向下45度角的锥形,中间接着集污管,集污管插入到靠近沉淀集污池的底部;沉淀集污池紧密连接于养鱼池下面;在沉淀集污池侧壁的中上部有个圆锥形进水口,外端口径大,内端口径小,进水口中装有过滤棉;水泵进水管与圆锥形进水口相连,出水口连接出水管,出水管向上延伸到养鱼池上部,出水管的前端连接喷头,喷头有30-50个出水孔。本实用新型用于室内循环水养鱼池。
- 相关文献
[1]工厂化循环水养鱼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 薛正锐,姜辉,陈庆生. 2006
[2]叶轮式增氧机对鱼池溶氧日变化影响的模拟模型初步研究. 胡佩敏,李谷. 2021
[3]我国综合养鱼主要模式的鱼池生态因子及其养鱼效果的研究. 方映雪,杨华祝,郭贤桢,胡保同. 1985
[4]基于CFD模拟及PIV技术的鱼池流场分析与优化. 张成林,张宇雷,吴凡,吴铠,郑跃平. 2022
[5]国内外工厂化养殖鱼池流态研究进展概述. 顾川川,张宇雷. 2013
[6]流化床生物滤器净化养鱼循环水技术研究. 战培荣,刘伟,曹广斌,卢玲,范兆廷. 2006
[7]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实践与思考. 钟金香,于培松,吴郁丽,颉晓勇,李纯厚,王秀瑛. 2011
[8]水生动植物生态循环系统及试验. 张明华,丁永良,林俊卿,陈建强. 2007
[9]循环水养鱼系统中氨氮产生量估算模型的研究. 刘晃,顾川川. 2012
[10]流化床生物滤器去除养鱼循环水中氨和亚硝酸盐的研究. 战培荣,刘伟,曹广斌,卢玲. 2007
[11]不同增氧方式对精养池塘溶氧的影响. 张世羊,李谷,陶玲,李晓莉. 2013
[12]微孔扩散器形状对曝气增氧性能影响的试验. 程香菊,谢宇宁,朱丹彤,李然,谢骏. 2017
[13]微孔曝气流量与曝气管长度对水体增氧性能的影响. 程香菊,曾映雪,谢骏,龚望宝. 2014
[14]基于氧传质的池塘机械增氧节能技术. 谷坚,门涛,刘兴国,丁建乐,顾川川. 2011
[15]三疣梭子蟹标志及室内养殖技术探索. 黄经献,邓光修,赵炳然,孙祥山,张迪,张传涛,杨洪成. 2011
[16]我国网箱养鱼技术发展现状. 胡保同. 1988
[17]纳料科技(Nanost)养鱼新动向. 丁永良. 2004
[18]世界工业化养鱼业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叶冀雄. 1992
[19]"氹仔"养鱼的现状和发展思考. 吴锐全,陈永乐,朱新平,黄樟翰,卢迈新,汪学杰,谢骏,余德光. 2011
[20]去除养殖水体悬浮颗粒的多向流重力沉淀装置设计及性能. 张成林,杨菁,张宇雷,吴凡,徐皓,陈石,倪琦,刘葳.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理论创新与方法突破助力科学评估和管理渔业资源-评《黄渤海渔业资源评估:理论、方法、应用》
作者:庄平
关键词:
-
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的发展历程与问题思考
作者:庄平;赵峰;罗刚;张涛;石小涛;冯广朋;王思凯
关键词:水生生物资源衰退;增殖放流;种群结构调整;生态容纳量;生活史;水产品供给;生态平衡
-
基于鱼类完整性指数(F-IBI)的长江口生态健康状况评价
作者:谢志伟;杨刚;庄平;赵峰;耿智;蒋俊;张涛
关键词:长江口;生物完整性指数;健康状况;生态评价;鱼类
-
投喂水平和投喂频率对多纹钱鲽鱼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肝脏和肠道组织消化酶的影响
作者:刘鉴毅;杨俊;李琪;孙艳秋;刘佳伦;邹雄;方可菲;庄平;冯广朋;赵峰;黄晓荣
关键词:多纹钱鲽鱼;投喂策略;血清生化指标;消化酶
-
鄱阳湖禁捕前后鳜(Siniperca chuatsi)生长特性及种群参数研究
作者:吴子君;章海鑫;张桂芳;王昌来;余建芳;阙祥尧;冯广朋;张燕萍
关键词:禁捕;鄱阳湖;鳜;生长特性;资源量
-
鱼类麻醉方法与麻醉效应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祖长;胡望娇;冯广朋
关键词:麻醉;鱼类;作用原理;麻醉方法
-
鄱阳湖凶猛性鱼类鲶和乌鳢对克氏原螯虾幼体的捕食选择性研究
作者:赵明光;陈建华;冯广朋;王海华;张燕萍
关键词:鄱阳湖;鲶;乌鳢;饵料生物;克氏原螯虾幼体;捕食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