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渔业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去除装置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发明人: 陈庆余;倪琦

专利号: CN200910194666.4

摘要: 一种渔业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去除装置,包括一本体,本体上部设置有环形喷水装置与进水口联接;本体内下部中央设置有曝气装置与进气口联接;本体内中部设置有填料腔室;本体顶部设置有气水分离器及排气罩组件;本体下部一侧设置有洁净水的排出口;本体底部设置有沉积污物的排除管阀。将鱼池(或渔箱)中的待处理水通过进水口输送到环形喷水装置中,水流沿其水平直径方向均匀喷射形成多层次的雾状水幕且洒落下去,同时滤清过的空气经由进气口输送到曝气装置将微气泡均布释放出来,自上而下的水流与其逆向流动的空气流进行密切接触和实现气体交换,上升气流再与水幕发生二次作用,经由排气罩上的通气孔将二氧化碳向外排除出去,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相关文献

[1]实验模拟条件下不同粒径海泡石对渔业环境中重金属镉的去除效果研究. 陈曦,宋超,张雪,张聪,张雪敏,刘颖,陈家长. 2019

[2]中国渔业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消除技术研究进展. 张聪,宋超,胡庚东,孟顺龙,范立民,裘丽萍,刘颖,陈家长. 2018

[3]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渔业水体中总磷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刘祝萍,陈家长,宋超,裘丽萍,李丹丹,方龙香,范立民,孟顺龙. 2024

[4]不同增氧方式对精养池塘溶氧的影响. 张世羊,李谷,陶玲,李晓莉. 2013

[5]微孔扩散器形状对曝气增氧性能影响的试验. 程香菊,谢宇宁,朱丹彤,李然,谢骏. 2017

[6]微孔曝气流量与曝气管长度对水体增氧性能的影响. 程香菊,曾映雪,谢骏,龚望宝. 2014

[7]基于氧传质的池塘机械增氧节能技术. 谷坚,门涛,刘兴国,丁建乐,顾川川. 2011

[8]不同体系改性粘土对浒苔(Ulva prolifera)微观繁殖体去除及萌发的影响. 张悦,宋秀贤,李靖,曹西华,俞志明. 2016

[9]鲍壳体附着物去除切削工具选择及工艺参数优化. 徐文其,倪锦. 2017

[10]自生物絮团养殖池分离具有亚硝酸盐去除功能的细菌及其鉴定和特性. 王志杰,胡修贵,刘旭雅,宋晓玲,马甡,黄倢. 2015

[11]海洋沉积物中反硝化细菌的分离及去除硝酸盐氮的模拟试验(英文). 全为民,沈新强,甘居利,沈晓盛,陈亚瞿. 2006

[12]海洋沉积物中反硝化细菌的分离及去除硝酸盐氮的模拟试验. 全为民,沈新强,甘居利,沈晓盛,陈亚瞿. 2005

[13]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构建及其对氮磷的去除效果. 胡庚东,宋超,陈家长,吴伟,孟顺龙,范立民,戈贤平. 2011

[14]胸腺嘧啶偶联羧基化磁性微球对水环境中汞的快速吸附与去除效果的研究. 汪倩,宋超,刘照关,裘丽萍,吴伟,胡庚东,孟顺龙,陈家长. 2021

[15]植物修复中代表性浮水植物移除重金属的能力和特性比较. 史永富,詹倩云,张龙飞,王梦圆,叶洪丽,黄宣运,杨光昕,蔡友琼. 2022

[16]对虾精养池塘碳、氮和异养细菌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罗亮,李卓佳,张家松,曹煜成,文国樑,杨莺莺. 2011

[17]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典型自然栖息地的沉积环境特征. 房景辉,王海青,方建光,蒋增杰,杜美荣,高亚平,周凯,张丽瑶. 2017

[18]轮虫高密度循环水培育装置的研究. 宋德敬,王秉心. 2005

[19]国内外拖网减少副渔获物的研究进展. 陈晓雪,黄洪亮,陈雪忠. 2007

[20]3种改性方法对琼胶理化性质的影响. 王露楠,杨少玲,戚勃,杨贤庆,李春生,马海霞,胡晓.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