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养鱼虾池微气泡增氧机

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曲克明;桑大贺;徐宝荣;徐勇;朱建新

专利号: CN201020169758.5

摘要: 一种养鱼虾池微气泡增氧机,它的结构是由箱体12、气水混合器2、气水出水管1、潜水泵11和泵出水管10构成;箱体12为圆筒体,潜水泵11位于箱体12内的底部,泵出水管10接向气水混合器2;气水混合器2外接气水出水管1;气水混合器2上设有进气管5,进气管5下端通入气水混合器2内;气水混合器2内设有内水管4,内水管4设有强磁铁7和弱磁铁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节约能源,是养鱼虾池微气泡增氧设备;可根据水质的状况调节增氧量,溶养量为8-9.2mg/L;气泡大小可以达到20-30微米,气泡在水中20-50秒不会被空气稀释;本装置还具有气浮作用,便于清除水中杂质,保持水质清晰。

  • 相关文献

[1]水产养殖中摄食声学研究进展. 曲蕊,刘晃,庄保陆,刘俊文. 2020

[2]QuEChERS/GC-MS法同时测定鱼、虾中的雌二醇与己烯雌酚残留. 马丽莎,戴晓欣,谢文平,朱新平,尹怡. 2015

[3]同位素稀释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鱼虾中丙酸睾酮残留量. 田良良,林洪,曹立民,蔡友琼,王建华,黄冬梅,史永富. 2014

[4]气相色谱法测定鱼虾肌肉组织中氯霉素的残留量. 李荣,艾晓辉,邹世平,刘长征,伍刚. 2003

[5]鱼虾体色研究概述. 侯艳君,谢骏,周群兰,刘波,徐跑. 2007

[6]关于鱼虾孵化系统中有关技术问题的概述. 陆忠康. 1996

[7]不同增氧方式对精养池塘溶氧的影响. 张世羊,李谷,陶玲,李晓莉. 2013

[8]微孔扩散器形状对曝气增氧性能影响的试验. 程香菊,谢宇宁,朱丹彤,李然,谢骏. 2017

[9]微孔曝气流量与曝气管长度对水体增氧性能的影响. 程香菊,曾映雪,谢骏,龚望宝. 2014

[10]基于氧传质的池塘机械增氧节能技术. 谷坚,门涛,刘兴国,丁建乐,顾川川. 2011

[11]我国网箱养鱼技术发展现状. 胡保同. 1988

[12]纳料科技(Nanost)养鱼新动向. 丁永良. 2004

[13]世界工业化养鱼业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叶冀雄. 1992

[14]工厂化循环水养鱼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 薛正锐,姜辉,陈庆生. 2006

[15]"氹仔"养鱼的现状和发展思考. 吴锐全,陈永乐,朱新平,黄樟翰,卢迈新,汪学杰,谢骏,余德光. 2011

[16]高温季节精养鱼池不同增氧方式对温度和溶氧的影响. 张世羊,李谷,李晓莉,陶玲,林玉良. 2011

[17]增氧机增氧能力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分析. 钟伟,邵群. 2017

[18]虾池中增氧机的使用方法及效果. 麻次松,王崇明,张岩,赵法箴. 1994

[19]养殖池塘增氧机制与装备性能比较研究. 徐皓,田昌凤,刘兴国,顾海涛,谷坚,黄一心. 2017

[20]移动式太阳能增氧机的改进设计与试验. 朱烨,张拥军,田昌凤,陈超,邹海生,洪扬,邢精珠,陈晓龙.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