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淡水贝类背角无齿蚌幼蚌适口饵料藻的优选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发明人: 苏彦平;杨健;刘洪波;陈修报

专利号: CN201410630233.X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淡水贝类背角无齿蚌幼蚌适口饵料藻的优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位背角无齿蚌幼蚌消化道内食性组成;(2)、饵料藻的实验室无菌纯种培养;(3)、标准化背角无齿蚌幼蚌的实验室获取;(4)、幼蚌的饵料投喂验证;以投喂组幼蚌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为依据优选出背角无齿蚌幼蚌的适口饵料藻。本发明成功提取幼蚌消化道内容物并掌握了其关键饵料藻;并经过实验室纯化培养获得大量饵料藻,继而在实验室对标准化繁育获取生长周期同步、规格一致的幼蚌进行投喂验证,成功优选出了幼蚌的适口饵料藻;有效建立人工繁育种群及扩大其养殖规模提供科学依据,为其它淡水贝类及珍稀鱼类的人工繁育及增殖放流资源群体的培育提供饵料藻类方面的借鉴和参考。

  • 相关文献

[1]溴氰菊酯在水产品中残留量的评价. 徐捷,蔡友琼,黄冬梅,钱蓓蕾. 2008

[2]内部切片法测定淡水贝类的年龄. 华丹,RICHARD J.NEVES,JESS JONES. 2001

[3]自然光照下三种淡水贝类张闭壳的活动特征. 刘洪波,陈修报,杨健. 2018

[4]淡水鱼类人工繁育技术要点. 徐伟,耿龙武,姜海峰,李晨宇. 2018

[5]淡水养殖鱼类的饲料源开发和利用. 岑玉吉. 1989

[6]人工环境饲养大麻哈鱼初步试验研究. 战培荣,刘伟. 2011

[7]条纹狼鲈生物学. 廖国璋. 1992

[8]巨脂鲤属的分类及短盖巨脂鲤(淡水鯧)简介. 周瑞琼,刘绍平,张中英,张邦杰. 1988

[9]淡水自鲳(Colossoma brachypomtim)染色体组型分析. 白俊杰,马仲波. 1988

[10]背角无齿蚌幼蚌食物中的藻类组成. 苏彦平,陈修报,刘洪波,武秀国,杨健. 2014

[11]利用ND1、ITS1序列研究三种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分类学问题. 赵颖,陈修报,杨健,刘洪波. 2011

[12]背角无齿蚌对养鱼水体的净化效果. 陈修报,刘洪波,苏彦平,戈贤平,杨健. 2015

[13]不同污染背景生境中背角无齿蚌的重金属积累特征. 陈修报,苏彦平,孙磊,刘洪波,杨健. 2013

[14]背角无齿蚌净化精养池塘水质试验. 敬小军,闵宽洪,姜海洲,袁新华. 2011

[15]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在五里湖中的重金属富集. 杨健,王慧,朱宏宇,贡小清,虞锐鹏. 2005

[16]东湖移殖背角无齿蚌中重金属的含量变化. 孙磊,陈修报,苏彦平,刘洪波,倪乐意,杨健. 2014

[17]淡水贝类观察-生物阐释水污染和毒理的创新手段. 陈修报,杨健,刘洪波,姜涛. 2021

[18]背角无齿蚌四种组织细胞原代培养的比较. 阎明军,陈修报,刘洪波,杨健. 2023

[19]不同生长阶段背角无齿蚌对养殖池塘藻类的摄食选择特征. 苏彦平,陈修报,刘洪波,武秀国,杨健. 2016

[20]野生及养殖背角无齿蚌中元素的生物积累特征. 杨健,曲疆奇,刘洪波.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