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育种宽窄行人工插秧装置

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发明人: 付久才;郭俊祥;刘伟;马瑞;丁俊杰;田红刚;王庆胜;武洪涛;王立楠;孙世臣

专利号: CN201320766069.6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稻育种宽窄行人工插秧装置,包括插秧杆、插秧绳、铁钎、铝环和固定螺丝,每根插秧杆上焊接有两根铁钎,两根插秧杆通过铁钎平行固定于土地上,六根插秧绳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螺丝固定于两根插秧杆上,插秧绳与插秧杆垂直,插秧杆上固定有多个铝环,插秧杆为直径3cm,长160cm的钢管,插秧绳为直径1mm的红色尼龙绳,铝环上刷有黄颜色的漆,每个插秧杆铁钎的直径为8cm,长度为40cm,每根铁钎上均焊有直径为8cm,长度为8cm的钢筋把手,插秧时按铝环的位置栽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有效地辅助水稻育种宽窄行人工插秧,提高插秧效率,间距平均。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规模化水田机械化生产过程节水试验研究. 陈书强,蔡永盛,薛菁芳,杜晓东,杨丽敏,赵海新,周通. 2020

[2]水直播稻与插秧稻群体茎秆形态差异分析. 赵海新. 2022

[3]高纬寒地直播和插秧栽培方式对黑粳10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商全玉. 2018

[4]高纬寒地直播和插秧栽培方式对黑粳10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商全玉. 2018

[5]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 牟雪雷. 2023

[6]不同种植方式下绥粳15产量和品质的比较. 刘立超,谢树鹏,门龙楠,符强,陈琦,高世伟,刘晴,刘宇强. 2017

[7]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水稻单株分蘖的影响. 谢树鹏. 2010

[8]水稻大棚钵体育苗宽窄行超稀植栽培技术. 周兴伟,贺强. 2011

[9]嫩江县大豆1.3m大垄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韩冬伟,王守义,王淑荣,李晓明,赵曦,池莉,曲忠诚. 2010

[10]窄行密植大豆保护性耕作技术. 盖志佳. 2024

[11]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其在水稻育种中应用与展望. 冯延江,王麒. 2007

[12]鲜食玉米低损伤收获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杨金砖. 2023

[13]浓度梯度凝胶配制的简易装置设计及应用效果. 王德国,雷勃钧,张俐俐,刘琦,刘昭军. 2006

[14]一种秸秆粉碎还田方法及装置的设计. 王可新,谢洪昌,王晨平,王海礁. 2022

[15]黑龙江省早熟地区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应用研究. 杨耿斌,许东恒,王立春,刘兴焱,何长安,纪春学,王辉,张恒. 2013

[16]QTL技术在水稻耐盐育种上的应用. 谢树鹏,李俊峰,张广彬,聂守军,高世伟,刘立超. 2010

[17]黑龙江省水稻育种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孙连双,张淑华. 2013

[18]寒地水稻花培技术研究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郭震华. 2016

[19]从绥粳5号的育成探索水稻育种多优集成的可行性. 刘宝海,宋福金,高存启. 2003

[20]浅析分子标记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郭震华.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