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发明人: 莫亿伟;谢江辉;孙德权;李伟才;胡玉林
专利号: CN200910192534.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效延长荔枝果实采后保鲜时间的方法,本发明采用无公害保鲜液:含量为25%的施宝克0.8~1.0ml/L、7.2~7.5g/L还原型抗坏血酸和8~10g/L水溶性壳聚糖,pH3.0~5.0,浸泡刚采摘的荔枝6~10min后取出,将水分沥干,然后在18~20℃空调房内将处理后的果实在室内自然晾干,分别装入聚乙烯袋中并封口,在4~6℃、相对湿度为80%~85%的条件下冷库贮藏;利用这种方法对荔枝果实进行保鲜处理40多天后,果实的腐烂率降低在10%以内,而且显著提高对果荔枝果皮的护色作用,有效防止果皮的褐化,并能在荔枝果实表面产生一种极薄的膜,有效地防止荔枝果实水分的散失,降低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多次实验结果表明,该保鲜方法能显著提高荔枝的保鲜时间,并能提高贮藏的品质。
- 相关文献
[1]我国香蕉储藏的研究进展. 郑雪虹,谢德芳,吕岱竹,冯信平. 2012
[2]抗坏血酸对采后荔枝的保鲜效果. 郑吉祥,莫亿伟,胡一鸿,牛铁荃,谢江辉,李伟才. 2009
[3]荔枝采后保鲜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王家保,赫素云,贾彩红,金志强,李美英,杨小亮. 2008
[4]荔枝采后保鲜. 钟廷琼. 2008
[5]两个荔枝品种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观察. 李芳,刘耀婷,王祥和,李焕苓,王果,王家保. 2021
[6]脱落酸和吡效隆对荔枝果皮着色的影响. 魏永赞,张红娜,赖彪,黄旭明,胡桂兵. 2014
[7]荔枝能荷水平及能量相关基因表达与采后褐变关系的研究. 高兆银,胡美姣,赵超,张正科,李敏,李焕苓,王果,孙进华,文婕,王家保. 2018
[8]“三月红”果实干物质、水分和养分的累积规律. 陈菁,孙光明,樊小林,刘芳,陆新华. 2007
[9]海南荔枝种质资源果实主要性状多样性分析. 李松刚,陈业渊,何凡,邓穗生,张蕾. 2007
[10]超长链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万静雅,涂行浩,魏芳,江正兵,徐淑玲,吕昕,董绪燕,向极钎,Siew-young Quek,陈洪. 2019
[11]能量供应对‘南岛无核’荔枝果实采后能量代谢及衰老的影响. 高兆银,赵超,胡美姣,李敏,李焕苓,王果,孙进华,王家保. 2018
[12]6株土壤链霉菌的抑真菌活性及其发酵液对采后香蕉果实炭疽病的防效. 李振华,凌金锋,曾会才. 2006
[13]1-MCP和壳聚糖复合处理提高嵊州桃形李采后保鲜效果. 莫亿伟,张付康,杨国,吕益军,王庆华. 2017
[14]壳聚糖涂膜对"台农1号"丰亡果保鲜效果研究. 高兆银,胡美姣,李敏,杨凤珍. 2007
[15]低温贮藏对'四季桃'番石榴果实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乔健,杜丽清,李国鹏,魏长宾,刘家豪,李甜子. 2020
[16]烘干温度与时间对槟榔中槟榔碱含量的影响. 刘蕊,郑俊毫. 2014
[17]芒果炭疽病生态位研究. 肖厚贞,方佳,王绥通,刘志威,林运萍. 2009
[18]果园植被对芒果炭疽病生态位的影响. 肖厚贞,方佳,王绥通,辛吉武. 2009
[19]热处理对果蔬采后品质及病虫害的影响. 胡美姣,李敏,高兆银,杨凤珍. 2005
[20]“吉禄”芒果果实采后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其变化. 邢姗姗,姚全胜,魏长宾,马小卫,王松标,武红霞,詹儒林,周毅刚.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荔枝GRF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作者:董晨;郑雪文;王弋;全振炫;李伟才
关键词:荔枝;生长调控因子;生物信息;表达模式
-
六个荔枝品种的挥发性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作者:董晨;李金枝;王弋;郑雪文;全振炫;李伟才
关键词:荔枝品种;香气;顶空固相微萃取;GC-MS
-
香蕉MaFLS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解析
作者:肖伟军;胡玉林;汪乔英;段雅婕;胡会刚
关键词:香蕉;MaFLS1;生物信息学;功能分析
-
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控研究进展
作者:张妙宜;周登博;起登凤;魏永赞;陈宇丰;冯筠庭;王尉;谢江辉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病原菌检测;抗病品种;拮抗微生物;土壤调理;栽培技术
-
23份香蕉特色种质资源的ISSR分类
作者:任小玉;梁楠松;董景辉;贾志伟;胡玉林;杨转英;胡会刚;肖伟军
关键词:香蕉;ISSR;种质资源;分子标记;聚类分析;亲缘关系
-
特色新品种"香粉3号"蕉果实品质评价
作者:汪乔英;胡玉林;任小玉;肖伟军;胡会刚
关键词:香粉3号;香粉1号;龙牙蕉;可溶性糖;抗氧化酶活性
-
特晚熟/晚熟荔枝种质果实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分析
作者:董晨;郑雪文;黄俏莹;王弋;全振炫;李伟才
关键词:特晚熟/晚熟荔枝;种质资源;可溶性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