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珍珠贝苗养殖附着生物清除刀

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

发明人: 陈明强;李有宁;严俊贤;郭华阳;刘宝锁;吴开畅;陈旭

专利号: CN201620933452.X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珍珠贝苗养殖附着生物清除刀,其刀体的一侧面开设有一内凹圆弧面的刀口。利用圆弧面的圆弧线刀刃,能快速地清除去珍珠贝苗壳体上的附着生物和凹陷状部位的附着生物,同时避免伤害珍珠贝苗边缘的生长鳞片,促使珍珠贝苗个体健康生长,使珍珠贝苗养殖生长速度变快,提高成贝养成率。

  • 相关文献

[1]Hg~(2+)和Cd~(2+)对大珠母贝与合浦珠母贝幼贝急性毒性的比较. 范嗣刚,黄桂菊,郭奕惠,刘宝锁,喻达辉. 2014

[2]合浦珠母贝家系的建立及生长性状的比较. 陈丹群,张殿昌,李有宁,吴开畅,王雨,龚世园,江世贵. 2008

[3]不同养殖模式对三角帆蚌体内氮磷和生长的影响. 周彦锋,胡庚东,徐东坡,尤洋. 2011

[4]合浦珠母贝全同胞家系贝壳珍珠质颜色分析. 吴曼,刘宝锁,黄桂菊,陈明强,郭奕惠,陈素文,喻达辉. 2014

[5]底栖硅藻生物膜附着基对扇贝幼虫附着和变态的影响. 杜美荣,方建光,毛玉泽,李锋,高亚平,房景辉,王同勇,蒋增杰. 2020

[6]培育密度和投饵量对长牡蛎壳黑选育品系幼虫生长存活及附着变态的影响. 种金豆,李琪,王涛. 2019

[7]牡蛎礁修复的底物筛选:新、旧牡蛎壳附苗效果比较. 姜伟,孙兆跃,施文静,范瑞良,李楠楠,全为民. 2021

[8]底物颜色和附着物对牡蛎和藤壶自然补充量影响. 陈丽芝,姜伟,施文静,张文考,祁拥华,叶春宇,李楠楠,范瑞良,全为民. 2024

[9]盐度对海萝孢子附着、萌发和成活的影响. 陈利雄,吴进锋,陈素文,颉晓勇,朱长波,郭奕惠. 2013

[10]底物中碳酸钙含量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幼虫附着的诱导效应. 范瑞良,晁敏,任国平,全为民. 2017

[11]桑沟湾大叶藻附着生物的季节变化. 高亚平,方建光,张继红,李峰,毛玉泽,杜美荣. 2010

[12]人工鱼礁附着生物在海洋牧场构建中的作用及研究现状. 李真真,关长涛,公丕海,王腾腾,刘超,李梦杰. 2014

[13]亚热带养殖海湾皱瘤海鞘生物沉积的现场研究. 闫家国,齐占会,田梓杨,史荣君,张汉华,黄洪辉. 2013

[14]青岛石雀滩海域人工鱼礁材料对附着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震,公丕海,关长涛,李娇,史佰佰. 2019

[15]天津大神堂海域不同时间序列礁体附着生物群落特征变化. 郭彪,陈卫,高燕,张博伦,王硕,王宇,张雪,曾祥茜. 2020

[16]贝壳礁构建和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王莲莲,陈丕茂,陈勇,罗虹霞. 2015

[17]人工鱼礁附着生物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张伟,李纯厚,贾晓平,陈丕茂,方良. 2008

[18]XLP涂料对合浦珠母贝成活率、生长及附着生物量的影响. 陈明强,李有宁,张殿昌,吴开畅,杨其彬,王雨,陈旭,江世贵. 2008

[19]圆洲岛近岸不同表面处理的鱼礁模板附着生物群落特征. 王莲莲,陈丕茂,黎小国,罗虹霞. 2015

[20]桑沟湾贝藻养殖区附着生物群落季节演替研究. 齐占会,方建光,张继红,毛玉泽,蒋增杰,刘红梅,李斌.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