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快速培育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

发明人: 刘金波;徐大勇;王宝祥;秦德荣;迟铭;方兆伟;刘艳;陈庭木;周振玲;李健;宋兆强;卢百关

专利号: CN201410243069.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快速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鉴定水稻新品种P与不育系A测交后代的育性的同时,就以水稻新品种P与被改良的保持系B杂交产生的F1作父本,与之杂交,保持测交后代不育系的育性,从水稻新品种P和被改良的保持系B杂交产生的F2及后世代,都选择倾向于目标性状的单株,不断同水稻新品种P与不育系A测交后代再杂交产生的中选不育株成对杂交,不断向不育系中渗入所选保持系单株的遗传成份,从而快速稳定不育系,并提高不育系的丰产性。本方法在初期对亲本进行恢保关系检测的同时,就进行不育细胞质的转育,在分离世代在选择的同时也进行不育细胞质的转育,大大缩短育种年限。

  • 相关文献

[1]水稻早世代稳定特性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方兆伟,樊继伟,钟环,陈庭木,卢百关,秦德荣,徐大勇. 2007

[2]黑色杂交粳稻的选育研究和利用. 乔中英,黄萌,陈培峰,谢裕林,王建平,朱勇良. 2009

[3]“小狮头”大白菜细胞核不育系转育初探. 赵建锋,秦进华,孙玉东,罗德旭,张朝阳. 2011

[4]化杀灵在油菜三系杂交制种中的应用效果. 单忠德,孙明法,孙红芹,唐红生. 2006

[5]籼型优质不育系镇籼1A的选育. 龚红兵,周义文,李闯,钱华飞,刁立平,林添资,景德道,余波,盛生兰. 2011

[6]水稻不育系的广亲和基因检测及籼粳型分析. 夏士健,张启军,杨杰,吕川根. 2010

[7]水稻不育系的广亲和基因检测及籼粳型分析. 夏士健,张启军,杨杰,吕川根. 2011

[8]隐性高秆水稻02428h的eui基因在育种上的利用. 王才林,赵凌,朱镇,张亚东. 2006

[9]籼三系强优恢复系育的有效途径-籼掺粳恢恢交低世代测鉴. 姚立生,高恒广. 1997

[10]水稻剪颖后温汤杀雄的可行性试验. 余波,林添资,景德道,钱华飞,龚红兵,李闯,曾生元,周义文,王克明,杨军,曹宏,巫章平,盛生兰. 2014

[11]洋葱不育性鉴定及组培扩繁研究. 潘美红,杨海峰,惠林冲,薛萍,缪美华,陈微,何林玉,陈振泰. 2018

[12]水稻不育系叶片表面结构电镜观察. 王伟中,顾大路,吴传万,杨文飞,杜小凤,文廷刚. 2012

[13]零磁空间诱发优质籼稻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刘录祥,黄宝才,张支明,徐国沾. 2006

[14]应用PCR快速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研究. 李春芬,李郁,魏建忠,张小飞,黄显明. 2008

[15]三系、两系杂交中籼稻组合氮素需求的比较. 龚红兵,周义文,曾生元,钱华飞,李闯,刁立平,林添资,景德道,余波,盛生兰. 2011

[16]从事三系杂交粳稻育种研究近30年的回顾与展望. 汤述翥,王才林,洪德林. 2010

[17]稻-草-禽(渔)——水乡生态农业发展之评述. 黄开红,朱普平. 2000

[18]水和调理剂对杏鲍菇工厂化栽培二次出菇影响的研究. 谈峰,张健,李敏,李玉娟,王莹,许建民. 2015

[19]杏鲍菇产量与培养料养分含量的关系. 谈峰,张健,王莹,李敏,李玉娟,许建明. 2016

[20]溶剂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体和土壤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 王亚,肖霞霞,杨云,黄博闻,陈小龙,孙星,程金金,葛静,宋立晓,余向阳.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