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微胶囊化增殖培养制备酪酸菌菌粉的方法及其应用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江苏省苏微微生物研究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宜兴市天石饲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梅;匡群;陈秋红;何义进;谢骏;施大林;张维娜;史济筠;邹益东

专利号: CN201110083328.0

摘要: 一种微胶囊化增殖培养制备酪酸菌菌粉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制剂技术领域。本发明出发菌株为酪酸梭状芽孢杆菌JSIM-MCB 20040312,保藏号:CGMCC No.1647;由酪酸菌种子活化、酪酸菌微胶囊化包埋、微胶囊颗粒增殖、活菌计数、和酪酸菌菌粉制备工序制得,获得的菌粉浓度不低于1.0×1011个/克。酪酸菌经微胶囊化包埋后,活菌增殖能力增强,无需采用氮气或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或石蜡液封来营造严格的厌氧环境,在常规的发酵罐中不通入空气进行培养即能获得高浓度的菌体,生产成本低,能满足饲用微生物添加剂对活菌数的要求;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酸性及肠溶性好的特点,适宜用作动物肠道益生菌,有效预防鸡、猪等畜禽渔养殖动物的肠道疾病,促进养殖动物生长。

  • 相关文献

[1]酪酸菌的微胶囊化研究. 孙梅,陈秋红,张维娜,施大林,刘波,何义进,胡凌,蔡正森,匡群. 2011

[2]益生菌酪酸菌CB-7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陈秋红,孙梅,匡群,施大林,张维娜,刘淮,胡凌虹,何义进,谢骏. 2011

[3]益生菌酪酸菌CB-7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研究. 陈秋红,孙梅,施大林,刘淮,胡凌虹,张维娜,匡群,谢骏,何义进. 2009

[4]藻油的微胶囊化. 吕军伟,杨贤庆,林婉玲,马海霞,魏涯,李来好. 2015

[5]南极磷虾虾青素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赵永强,谈俊晓,李来好,杨贤庆,魏涯,岑剑伟,李春生. 2019

[6]喷雾干燥微胶囊化罗非鱼油的研究. 黄卉,李来好,杨贤庆,吴燕燕,周婉君,郝淑贤. 2009

[7]南极磷虾油微胶囊的制备. 赵鑫鹏,陈京美,王松,苗钧魁,刘小芳,高华,赵宪勇,冷凯良. 2016

[8]虾青素运载体系的研究进展. 相欢,刘宇航,李来好,黄卉,杨贤庆,岑剑伟,魏涯,郝淑贤. 2023

[9]低鱼粉饲料中添加微胶囊或晶体蛋氨酸对凡纳滨对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迟淑艳,林黑着,谭北平,董晓慧,杨奇慧,刘泓宇. 2010

[10]不同运载体对南美白对虾源虾青素消化吸收的影响. 相欢,赵娟娟,黄卉,陈胜军,赵永强,刘宇航,郝志强,郝淑贤. 2025

[11]以海洋微藻为原料提取生物燃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王蒙,李纯厚,戴明. 2009

[12]海萝(Gloiopeltis furcata)藻体保存和容器内的培养方法. 陈素文,郭永坚,李俊伟,颉晓勇,朱长波. 2016

[13]微生物絮凝法处理养鱼污水. 杨菁,管崇武. 2012

[14]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管理人才队伍的现状及培养建设. 吴滟,刘伟娜,胡海彦,蒋高中,徐跑. 2015

[15]哈氏弧菌EcGY020401优化培养. 陶家发,赖迎迢,潘厚军,石存斌,吴淑勤. 2010

[16]橘色双冠丽鱼黑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宋红梅,周康奇,田雪,汪学杰,刘超,刘奕,牟希东,胡隐昌. 2021

[17]低温硝化细菌培养装置的设计. 韩世成,陈中祥,蒋树义,曹广斌. 2010

[18]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在克氏原螯虾养殖中的应用. 张萍,周鑫,赵朝阳,徐增洪,任秀芳,柏爱旭. 2013

[19]浅析我国渔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陈红磊,蒋高中. 2015

[20]利用啤酒废水养殖螺旋藻研究. 郑爱榕,赵立清,詹力扬,陈清花.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