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养殖水体曝气装置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发明人: 宋奔奔;吴凡;单建军;宿墨;刘鹏

专利号: CN201210407653.2

摘要: 一种养殖水体曝气装置,压力水进水管和压缩空气进气管分别沿立式布置的气液混合管轴向插入气液混合管内,与气液混合管的内腔上端连通,气液混合管内腔为内置多节螺旋叶片的圆管形腔室,气液混合管内腔下端通过弯管与气液分离管内腔一端相连通,气液分离管内腔为横向布置的筒形腔室,气液分离管内腔顶部通过气体回收管连通气液混合管内腔上端,气液分离管内腔另一端与增氧水排水管连通,气液分离管内径大于气液混合管内径、增氧水排水管内径和弯管内径,压力水进水管内的压力水水压大于压缩空气进气管内的压缩空气气压。本发明无需机械装置,利用压力水高效溶解压缩空气中的氧气,在为养殖水体供水的同时供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 相关文献

[1]利用人工基质构建固定化微生物膜对池塘养殖水体的原位修复. 吴伟,陈家长,胡庚东,孟顺龙,范立民,杨琳. 2008

[2]湛江官渡近江牡蛎养殖水细菌群落的DGGE指纹分析. 兰兰,刘广锋,王江勇,王瑞旋,刘文生. 2012

[3]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养殖水和沉积物中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残留. 王旭峰,王强,赵东豪,黄珂,黎智广,李永贤,杨宏亮,李刘冬. 2015

[4]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养殖水中丁香酚和异丁香酚. 王强,王旭峰,赵东豪,黎智广,张英霞,黄珂. 2022

[5]组合湿地在通风强化条件下循环处理鲟鱼养殖废水研究. 林玉良,李谷,张世羊,陶玲,李晓莉,张珂. 2011

[6]曝气对蓝藻门微囊藻属水华形成过程的影响. 王小冬,刘兴国,顾兆俊,曾宪磊,李月,魏布. 2019

[7]曝气对垂直流湿地处理水产养殖废水脱氮的影响. 张世羊,常军军,高毛林,李谷. 2015

[8]不同浓度蓝藻水华在好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 王小冬,刘兴国,陆诗敏,秦伯强,刘翀,曾宪磊,顾兆俊. 2019

[9]轮虫高密度循环水培育装置的研究. 宋德敬,王秉心. 2005

[10]国内外拖网减少副渔获物的研究进展. 陈晓雪,黄洪亮,陈雪忠. 2007

[11]冷水性鱼类工厂化养殖中臭氧催化氧化降解氨氮的研究. ^A刘永^B1%^A曹广斌^B2%^A蒋树义^B3%^A韩士成^B4%^A陈中祥^B5. 2004

[12]低温下虹鳟工厂化养殖水体氨氮处理微生物数量的研究. ^A陈中祥^B1%^A曹广斌^B2%^A刘永^B3%^A蒋树义^B4%^A韩世成^B5. 2004

[13]水产养殖水质调控实用技术. 陈家长. 2003

[14]养殖水体内小球藻对鱼类密度制约作用的影响和生长特征. 刘兴国,徐皓,顾兆俊,宋洪桥. 2010

[15]浮球式生物滤器在鲟鱼工厂化养殖生产中的应用. ^A蒋树义^B1%^A曹广斌^B2%^A韩世成^B3%^A刘永^B4%^A陈中祥^B5. 2004

[16]菲律宾蛤仔养殖水体中主要污染物安全限量的研究. JIANG Chao-jun,姜朝军,QIAO Qing-lin,乔庆林,XU Jie,徐捷,CAI You-qiong. 2011

[17]珠江口水体、沉积物及水生动物中HCHs和DDTs的含量与生态风险评价. 谢文平,朱新平,陈昆慈,聂湘平,郑光明,罗建仁,潘德博,王少冰. 2009

[18]罗非鱼养殖池塘水和表层沉积物中蓝藻的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范立民,吴伟,裘丽萍,李丹丹,孟顺龙,宋超,郑尧,陈家长. 2017

[19]珠江口水、沉积物及水生动物中氯苯类有机物的含量及分布. 魏泰莉,贾晓珊,杜青平,赖子尼,庞世勋,谢文平,杨婉玲. 2007

[20]间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和废水中铝. 陆九韶,覃东立,孙大江,艾桂艳,孙义.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