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高君辉;冯志勇;唐利华
专利号: CN200810039528.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杏鲍菇工厂化生产过程中的原基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在栽培过程中的水分、湿度、光照和CO2浓度的控制,减少杏鲍菇原基数量,使每瓶数量在2~3个,每瓶产量达到130~150克,菇的个体大,品质优,商品价值高。避免使用大量人工来去除多余的原基,减少企业劳动力成本和管理成本,同时也避免因人工处理引起的细菌感染而导致的品质下降。
- 相关文献
[1]不同温度下工业化瓶栽杏鲍菇生长分析. 于海龙,郭倩,杨娟,冯志勇. 2009
[2]不同温度下杏鲍菇产量差异分析. 于海龙,冯志勇,郭倩. 2010
[3]工厂化生产中相对湿度对杏鲍菇生长的影响. 于海龙,杨娟,尚晓冬,李玉,王瑞娟,周峰,冯志勇. 2011
[4]灰树花子实体发育过程研究. 潘辉,李正鹏,王瑞娟,李玉,周峰,于海龙,刘朝贵,郭倩. 2010
[5]利用转录组分析蓝光对金针菇原基形成的影响. 刘建雨,王瑞娟,张丹,徐珍,陆欢,宋春艳,尚晓冬,于海龙. 2021
[6]利用转录组分析茉莉酸甲酯对金针菇原基生长的影响. 李玉,朱秋瑾,李巧珍,陆欢,王瑞娟,杨慧,尚晓冬,刘建雨. 2022
[7]用λZAP Express作载体构建灵芝原基表达型cDNA文库. 赵明文,李娜,梁婉琪,王南,张大兵,潘迎捷. 2004
[8]上海地区草坪杂草的发生危害及其控制. 沈国辉,石鑫,王学鹗. 1999
[9]真姬菇工厂化生产配方筛选研究. 王迎鑫,郭倩,刘朝贵,潘辉,连凯,章芳芳,周敏,赵静. 2014
[10]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和培养的关键技术浅介. 董浩然,姜宁,李玉,周峰,宋春艳. 2021
[11]蟹味菇与白玉菇工厂化生产配方的筛选优化. 潘辉,章芳芳,周敏,赵静,连凯. 2014
[12]香菇新品种'沪香F7'. 于海龙,章炉军,宋春艳,尚晓冬,冯鹏,张美彦,谭琦. 2023
[13]基于RFID技术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管理系统方案. 王运圣,万常照,郭倩,杨娟,唐利华,黄杰,赵京音. 2008
[14]香菇菌棒传统生产模式与工厂化生产模式的比较. 李玉,尚晓冬,宋春艳,李正鹏,李巧珍,唐利华,谭琦,周峰. 2017
[15]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技术标准体系构建. 汤倩倩,桑亮亮,隽加香,沈新芬,王倩. 2023
[16]智能值守系统在蟹味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潘辉,赵静,查磊,李正鹏,邵峰. 2023
[17]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及环境控制技术. 高君辉,冯志勇,唐利华. 2010
[18]香菇新品种‘沪香F7’. 于海龙,章炉军,宋春艳,尚晓冬,冯鹏,张美彦,谭琦. 2023
[19]大球盖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李正鹏,李玉,周峰,陈明杰,奚莉萍. 2018
[20]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采收技术. 汤倩倩,黄建春,桑亮亮,沈新芬,蔡斌强.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利用转录组挖掘六妹羊肚菌生长发育相关基因
作者:胡继鹏;鲍大鹏;杨瑞恒;高贺宇;仝乐涛;徐爱国;唐利华
关键词:羊肚菌;转录组;生长发育;漆酶;碳水化合物酶
-
利用转录组初步探索曲古抑素A延缓香菇菌丝转色机制
作者:吴涛;鲍大鹏;王伟霞;仝乐涛;李福后;唐利华
关键词:转录组;组蛋白去乙酰化;香菇转色;曲古抑素A
-
利用转录组挖掘羊肚菌干旱胁迫相关基因
作者:仝乐涛;徐爱国;鲍大鹏;王伟霞;李福后;唐利华
关键词:羊肚菌;干旱;转录组;基因差异表达
-
青海高原栽培羊肚菌营养和氨基酸特征分析及综合评价
作者:陈万超;李文;陈辉;张津京;唐利华;吴迪;张忠;杨焱
关键词:羊肚菌;高原;营养评价;氨基酸评价;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
-
梯棱羊肚菌菌丝体和子实体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和免疫活性
作者:戴宗一;陈洪雨;徐爱国;韩玉翠;鲍大鹏;王伟霞;李福后;唐利华
关键词:羊肚菌;多糖;响应面;抗氧化;免疫调节
-
精氨酸对斑玉蕈菌丝生长的影响
作者:黄天宇;唐利华;郑婷婷;万佳宁;邹根;鲍大鹏;李福后;龚明
关键词:斑玉蕈;精氨酸;菌丝生长;GCN2;翻译通路
-
利用转录组挖掘羊肚菌继代菌丝退化相关基因的初步探讨
作者:徐爱国;储婷;杨瑞恒;李福后;张建;唐利华
关键词:羊肚菌;菌丝;继代;退化;转录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