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判别棘头梅童鱼产地和生活史的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发明人: 杨健;刘洪波;姜涛

专利号: CN201210330300.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判别棘头梅童鱼产地和生活史的方法,特征是:取样本分类放于冰箱内保存待用;标本解冻后取左或右侧矢耳石用水清除耳石表面的有机质并自然晾干;先用热熔胶固定耳石,再用混合树脂调匀后包埋耳石,双面磨制耳石;用透反射光确认磨至核心后,经抛光、清洗、镀碳薄膜后方可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仪进行耳石样品的定量线分析;以及分析时确定的各状态参数都保证了所取得的结果稳定性好,可重复性高、系统误差小,可判别性强,克服了目视、遗传学等方法无法判别的局限,亦可有效区别不同产地的棘头梅童鱼群体和其生活史阶段划分。该方法同样为了解其它洄游鱼类的生活史规律提供了便利。

  • 相关文献

[1]水生生物近缘种和产地的分子生物学判别. 孙超,苏彦平,刘洪波,杨健. 2011

[2]鱼类的食谱. 宋盛宪. 2004

[3]匕带石斑鱼早期生活阶段攻击行为的开始与发展. 曹守花,李加儿,区又君. 2011

[4]斑点胡子鲶的营养分析. 林国光,邬国民,罗建仁,陈焜慈. 1991

[5]虹鳟4个品系的形态变异及判别分析. 谷伟,高会江,王炳谦. 2009

[6]溢油“指纹”的判别方法. 甘居利,贾晓平. 1998

[7]桁拖网渔具刚性栅栏对鱼类的分隔效率研究. 张健,张鹏,孙满昌,彭永章. 2009

[8]黄海、东海近海七个棘头梅童鱼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梁述章,宋炜,赵明,谌微,李羽,马凌波. 2018

[9]黑鳃梅童鱼和棘头梅童鱼的形态学比较研究. 高天翔,韩刚,马国强,宋娜. 2013

[10]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的棘头梅童鱼种群遗传结构. 张帅,李敏,闫帅,孔啸兰,朱江峰,徐姗楠,陈作志. 2021

[11]黄唇鱼、大黄鱼、丁氏皱和棘头梅童鱼的形态差异和判别分析. 廖锐,区又君,勾效伟,李加儿. 2009

[12]珠江口棘头梅童鱼营养生态位研究. 石娟,刘永,李纯厚,王腾,赵金发,宋晓宇,谢宏宇. 2024

[13]长江口棘头梅童鱼食物组成和摄食习性的季节变化. 王建锋,赵峰,宋超,杨刚,侯俊利,庄平. 2016

[14]棘头梅童鱼七个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宋炜,孟永永,蒋科技,赵明,任桂静,张凤英,马凌波. 2017

[15]闽东海域棘头梅童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曹平,宋炜,陈佳,蒋科技,郭全友,王鲁民. 2021

[16]利用耳石日轮研究珠江口棘头梅童鱼的产卵期及生长. 区又君,廖锐,李加儿,勾效伟. 2012

[17]珠江河口棘头梅童鱼生物学特征的年代际变化. 熊朋莉,陈作志,侯刚,张帅,邱永松,范江涛,徐姗楠. 2021

[18]闽东海域繁殖期雌性棘头梅童鱼亲鱼不同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曹平,宋炜,陈佳,谢正丽,王鲁民. 2021

[19]数据有限条件下珠江口棘头梅童鱼资源状况评估. 史登福,张魁,蔡研聪,许友伟,孙铭帅,徐姗楠,朱江峰,陈作志. 2022

[20]长江口棘头梅童鱼幼鱼栖息地的初步评估. 杨刚,张涛,庄平,侯俊利,王妤,宋超,章龙珍.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