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缩短杏鲍菇出菇袋菌丝生长周期及提高产量的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冯伟林;蔡为明;金群力;范丽军;沈颖越;郑玲

专利号: CN20101055667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缩短杏鲍菇出菇袋菌丝生长周期及提高产量的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栽培种培养基的配制与装袋;出菇袋培养料的配制与装袋;灭菌;栽培种培养基的接种与培养;出菇袋培养料的接种与培养;催蕾;育菇;采收等步骤。与传统方法相比,发菌期缩短了20~30天,并提高了发菌成功率;养分得到了充分的分解和积累,提高了优质菇的比例;生物学效率由35%~50%提高至70%以上;栽培周期由约88天缩短为48天,显著提高了杏鲍菇的栽培经济效益。本发明可在食用菌栽培地区推广应用。

  • 相关文献

[1]~(60)Co γ辐照对食用菌菌丝的影响及ISSR分析. 蔡为明,冯伟林,金群力,范丽军,吴永志. 2009

[2]双孢菇出菇过程的疑难问题及解决办法. 蔡为明. 2016

[3]几种常用除草剂对灵芝菌丝生长影响的测定. 金梅松,钟美芳,黄次伟,周建敏. 2002

[4]香菇热害烂筒调查及菌丝抗高温比较试验. 蔡为明,冯伟林,金群力,王伟平,范丽军,方菊莲,姚平生,陈有兴. 2005

[5]矿物质Ca元素对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范丽军,沈颖越,蔡为明,金群力,冯伟林,宋婷婷,李良英. 2020

[6]以草代木栽培香菇配方筛选. 王卫平,王钫,陈德富. 2006

[7]柑桔黑腐病菌生长和产孢生物学研究. 叶琪明,祝梅君. 2000

[8]工厂化袋栽杏鲍菇优良菌株筛选. 李发勇,刘又高,包中双. 2015

[9]杏鲍菇担孢子交配型的鉴定分析. 冯伟林,蔡为明,金群力,范丽军,刘晓红. 2010

[10]基于杏鲍菇冰点的相变蓄冷剂研制与应用. 方艺达,李莉,李栋,陈杭君,罗自生. 2019

[11]减压贮藏对杏鲍菇采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周拥军,郜海燕,陈杭君,陶菲,房祥军. 2015

[12]杏鲍菇真空微波干燥工艺. 江宁,严启梅,刘春泉,李大婧,周拥军. 2017

[13]袋栽杏鲍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陈有来,李强,胡霞萍,卢淑芳,金群力. 2008

[14]杏鲍菇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刘晓红,蔡为明,叶爱华,何金铃,董伟. 2009

[15]杏鲍菇渗透脱水联合隧道式微波干燥工艺优化. 刘春泉,李大婧,周拥军. 2015

[16]杏鲍菇单核体菌株及其杂交后代筛选和鉴定. 冯伟林,蔡为明,金群力,沈颖越,范丽军,刘晓红. 2012

[17]ISSR分子标记分析杏鲍菇菌株遗传差异研究. 冯伟林,蔡为明,金群力,范丽军. 2009

[18]不同干燥方法对杏鲍菇片品质和能耗的影响. 刘春泉,李大婧,周拥军. 2014

[19]加强对农业科研单位所属企业监管的途径和方法. 沈新芬. 2013

[20]改良的DNS法测定新鲜果蔬中的糖分. 冯吉,朱岩,唐新硕. 198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