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使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羽状蕨藻中蕨藻红素的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邓建朝;李来好;杨贤庆;牛改改;吴燕燕;陈胜军;郝淑贤;林婉玲;岑剑伟;杨少玲;周婉君

专利号: CN201510109154.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羽状蕨藻中蕨藻红素的方法,含以下步骤:(1)将羽状蕨藻粉碎,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得粗提物;(2)选取高速逆流色谱的溶剂系统;(3)将粗提物浓缩至膏状,用高速逆流色谱溶剂系统的下相溶解,得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样液;(4)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样液,收集各流分;(5)将各流分与蕨藻红素标准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的保留时间定性,收集与标准品保留时间一致的流分即为蕨藻红素产品。该方法将MAE与HSCCC联合起来实现羽状蕨藻中蕨藻红素的分离纯化,其精密度和重现性相对传统的分离纯化方法得到了提升。且操作简单、耗时短、适用范围广、对环境污染小、易于工业推广。

  • 相关文献

[1]离子液体在萃取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 孙晓杰,丁海燕,谭杰,邢丽红,李兆新,翟毓秀. 2015

[2]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裂壶藻油脂中的DHA. 吴兵兵,荣辉,杨贤庆,陈胜军,吴燕燕,邓建朝,胡晓. 2020

[3]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荣辉,吴兵兵,杨贤庆,李来好,邓建朝,李春生. 2017

[4]会议纪要的写作特点及方法分析 -基于撰写长江水产研究所常务会和党委会会议纪要的实践. 刘恒顺,曹淼. 2020

[5]东海及黄海南部带鱼的海底水温分布特征及分析方法的优化. 刘勇,程家骅,贾世广. 2021

[6]苏联渔政管理的方法. 叶冀雄. 1991

[7]上海地区河蟹育苗几种不同方式的浅析. 施兆鸿,谢营梁. 1998

[8]三种接卵方法对鲤鱼产孵效果的比较. 曹顶臣,徐伟,郭佳祥. 2000

[9]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方法的研究. 陈丕茂. 2006

[10]基因转移技术简介. 喻达辉. 2000

[11]基于体长和复眼直径的南极大磷虾种群年龄结构分离研究. 李灵智,杨桥,黄洪亮,屈泰春,陈帅,刘健,吴越. 2015

[12]技术类科技期刊选题策划的方法及体会. 赵永锋,戈贤平,宋迁红. 2013

[13]鲟病原性温和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肖艳翼,王斌,夏永涛,胡利静,胡鲲,杨先乐. 2015

[14]患腹水病牙鲆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病原菌的特性. 尚琨,曲凌云,王玉芬,王斌,赵涵,高萍,刘欣. 2020

[15]生食大眼金枪鱼中生物胺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李少丽,邓建朝,李春生,杨贤庆,吴燕燕,陈胜军,马海霞. 2020

[16]罗非鱼创伤弧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黎炯,叶星,卢迈新,邓国成,高风英,可小丽,朱华平,黄樟翰. 2011

[17]罗非鱼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黎炯,叶星,卢迈新,邓国成,迟妍妍,黄樟翰. 2011

[18]池塘养殖斑鳢弹状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罗霞,邓国成,赵长臣,廖国礼,陈昆慈,杨小静. 2013

[19]鱼露中章鱼胺的分离提取研究. 曲映红,刘志东,陈舜胜. 2013

[20]草鱼肠道纤维素酶产生菌主要种类的分离与鉴定. 何力,郝勃,谢从新,罗晓松,张征,朱祥云.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