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贝类育苗附着基

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张博;刘宝锁;邓正华;喻达辉;苏家齐;郭奕惠;范嗣刚;孟子豪

专利号: CN201620682417.5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贝类育苗附着基,包括一片矩形附着网、若干根边框、若干根横撑以及一吊绳;所述矩形附着网包含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矩形网单元,每个矩形网单元的两对边上连接两根边框,相邻两矩形网单元之间设有一根横撑,所述横撑与相邻的四根边框转动连接,每根边框上设有吊绳固定柱,所述吊绳固定柱与吊绳连接。附着基上矩形网单元数可自行增减以适应不同养殖水深及种苗密度,灵活实用;矩形网单元间转动连接使其可以折叠,易于存放和运输;种苗附着以后可以通过适时提拉吊绳,促使水流对网面表面进行清洁,避免污垢沉积。

  • 相关文献

[1]底栖硅藻生物膜附着基对扇贝幼虫附着和变态的影响. 杜美荣,方建光,毛玉泽,李锋,高亚平,房景辉,王同勇,蒋增杰. 2020

[2]培育密度和投饵量对长牡蛎壳黑选育品系幼虫生长存活及附着变态的影响. 种金豆,李琪,王涛. 2019

[3]牡蛎礁修复的底物筛选:新、旧牡蛎壳附苗效果比较. 姜伟,孙兆跃,施文静,范瑞良,李楠楠,全为民. 2021

[4]底物颜色和附着物对牡蛎和藤壶自然补充量影响. 陈丽芝,姜伟,施文静,张文考,祁拥华,叶春宇,李楠楠,范瑞良,全为民. 2024

[5]盐度对海萝孢子附着、萌发和成活的影响. 陈利雄,吴进锋,陈素文,颉晓勇,朱长波,郭奕惠. 2013

[6]底物中碳酸钙含量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幼虫附着的诱导效应. 范瑞良,晁敏,任国平,全为民. 2017

[7]基于有性繁殖的鼠尾藻规模化繁育试验. 孙修涛,王飞久,汪文俊,江洪涛,王义民,汤庭耀,李生尧. 2010

[8]杂色鲍幼体附着基藻际细菌群落的PCR-DGGE分析. 赵旺,姜敬哲,王江勇,陈韬,刘广锋,王瑞旋,杨蕊. 2013

[9]刺参苗期附着基更换频率对刺参生长及其养殖系统菌群结构的影响. 王印庚,张文泽,廖梅杰,李彬,荣小军,张正,李华,范瑞用,宁鲁光. 2016

[10]枸杞岛铜藻垂直分布格局及成因分析. 毕远新,章守宇,王伟定,吴祖立. 2014

[11]浒苔孢子在不同材料基质上的附着萌发差异性研究. 耿慧霞,颜天,于仁成,张清春,孔凡洲,周名江. 2018

[12]刺参的趋光性以及对附着基颜色的感应行为. 张辉,王印庚,荣小军,曹善茂,陈霞. 2009

[13]海参陆基工厂化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张辉,王印庚,荣小军,陈霞. 2008

[14]海泥附着基的青蛤工厂化育苗试验. 赵玉明,顾润润,于业绍. 2005

[15]海萝属藻类繁殖生物学及增养殖研究进展. 郭永坚,张文文,李俊伟,朱长波,颉晓勇,郭奕惠,陈素文. 2015

[16]不同类型附着基对刺参栖息趋向性的影响分析. 管敏,王印庚,陈贵平,廖梅杰,潘鲁青,薛太山. 2012

[17]贝类健康化生产技术探讨. ^A乔庆林. 2004

[18]无公害贝类生产技术体系研究. 乔庆林.

[19]第二节诺氟沙星对斑节对虾幼体发育及育苗水体细菌数量的影响. 马之明,周发林,黄建华,江世贵. (Mis

[20]海水贝类养殖产量与碳汇量动态变化关系研究——以2006-2010年数据为例. 岳冬冬.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