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中稻;技术;污染控制;施肥;化肥;稻;化肥污染;污染;湖北;控制;技术集成;湖北省;集成;研究;施肥技术
第一完成单位: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获奖时间: 2014
- 相关文献
[1]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湖北中稻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刘东海,陈云峰,李双来,乔艳,张智,胡诚. 2019
[2]中稻机械精量穴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探索. 江敏,肖俊红,汪友元,张枝盛,程建平. 2024
[3]湖北省中稻主要推广品种农艺性状及育种展望. 杨金松,张再君,邱东风. 2012
[4]湖北省中稻区域试验对育种实践的启示. 邱东峰,刘春萍,张再君,杨金松,刘义荣,张拥军. 2011
[5]湖北茶子油中苯并[α]芘的污染水平分析. 丁华,王婧,刘姣,张珣,杨洁,龙小玲. 2021
[6]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李书谦,陈德元,周有祥,丁自立. 2014
[7]紫花苜蓿在湖北省的适应性研究. 刘洋,郭安国,熊军波,危浩,郑岑,田宏. 2015
[8]湖北省化肥使用现状、问题与对策. 喻永熹. 1999
[9]基于AHP法的湖北省农业科技需求研究. 杨文静,张兴中,刘骏. 2013
[10]湖北省小麦“十二五”生产进展及“十三五”展望. 高春保,佟汉文,邹娟,朱展望,刘易科. 2016
[11]湖北省小麦施肥现状及分析. 邹娟,汤颢军,朱展望,刘易科,佟汉文,陈泠,张宇庆,高春保. 2015
[12]竹节参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向极钎,杨永康,覃大吉,曾凡忠,廖朝林,由金文,唐春梓. 2005
[13]罗田县中稻作物肥料效应试验与施肥推荐研究初报. 姚苍,邹丰华,杨胜利,胡国志,李双来. 2014
[14]随州市中稻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研究. 杨涛,冯文丽,鲍凤霞,张枝盛,程建平. 2020
[15]荆州市粮棉油作物肥料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现状. 陈云峰,李双来,胡诚,乔艳,刘国际. 2010
[16]不同栽培条件对中稻产量及生育进程的影响. 吴建平,邢丹英,徐得泽,高剑华,杨伟明,许少华,朱诗汉,罗耀美,杨柳. 2010
[17]优质中籼鄂中4号的主要特性及栽培技术. 官成贵,张珊元,杨智勇,景明晔. 2002
[18]湖北省中稻展示品种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通径分析. 董华林,周承军,宋绍平,谢刚,费震江,程方圆,武晓智,魏磊. 2011
[19]联普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在大田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蔡峰,刘然,乐群芬,丁立成,陈云峰. 2016
[20]江汉平原稻区中稻养分利用效率的初步研究. 杨利,甘曦,余延丰,范先鹏,熊桂云,张富林.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下麦田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变化
作者:刘东海;毛庆华;邓辉;梅亮贤;罗杰;乔艳;张智;胡诚
关键词:麦田;秸秆还田;化肥;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
-
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乔月;胡诚;万建华;徐化林;刘茂军;郭卫红;戴黎;张春华;邓超然
关键词:不同肥源;水稻产量;肥料利用率;养分吸收;生物炭基肥;氮肥偏生产力
-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戴黎;胡诚;万建华;徐化林;刘茂军;郭卫红;乔月
关键词:有机无机复混肥;产量;肥料利用率;养分吸收;干物质积累
-
湖北省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实践与思考
作者:曾凡松;许艳云;郭子平;顾辉;万利;邓春林;周华众;杨立军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实践;对策建议
-
包菜废弃物好氧堆肥初始条件研究
作者:童善坤;李方敏;夏贤格;唐芷馨;陈云峰
关键词:蔬菜废弃物;好氧堆肥;包菜;初始条件;种子发芽指数
-
湖北省小麦赤霉病全生育期可持续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作者:许艳云;曾凡松;郭子平;周华众;万利;邓春林;杨立军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全生育期;可持续;防控技术;示范
-
留茬高度与秸秆粉碎程度对稻-油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作者:赵越;夏贤格;陈云峰;郭熙法;余小平;刘东海;张智
关键词:秸秆还田;稻-油轮作;SPAD;产量;土壤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