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茶尺蠖;角体病毒;茶;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核型多角体;角;核型;尺蠖;研究;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病毒;多角体;病毒
第一完成单位: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2
摘要: 1.课题来源与背景 针对茶尺蠖无害化防控技术基础薄弱,特别是在有机茶园严格控制用药情况下遭虫害引起严重减产,进行立项研究。本项研究得到湖北省科技厅、财政厅项目的资助。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反应原理,结合茶尺蠖病毒的致病和增殖特性,开展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鉴定、血清学反应、理化性质、安全性试验、生产方法以及大田应用技术等一系列试验与示范工作。 研制出有机茶园茶尺蠖专用药剂1个,田间应用防治效果达85%以上,持效期3年以上,每年减少化学农药施用4~5次,应用病毒防治成本不足化学农药的30%。3年累计推广应用茶尺蠖病毒面积124.5万亩,病毒示范区茶尺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①首次发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新株系—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湖北株(简称EcobNPV-HB),探明其与已知茶尺蠖病毒株系之间的遗传信息异同,丰富了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学。 ②成功制备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EcobNPV-HB多克隆抗体,建立了全面的ELISA检测体系,实现了EcobNPV-HB以及亲源关系相近多角体病毒的快速检测。探索出高灵敏度的PCR检测技术,并应用于田间茶尺蠖种群带毒情况分析。 ③针对使用传统方法,即用茶树新梢饲养害虫生产病毒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首次发现并创建接骨草规模化养虫增殖茶尺蠖病毒的生产模式,有效解决了病毒大量扩繁的难题。 ④制定湖北地方标准《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生产及应用技术规程》,填补了我国病毒防治茶树害虫标准的空白,且有利于该病毒在生产实践上的广泛应用,并为今后规范相关生物药剂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应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害虫安全、高效,迄今该项技术在我省茶园推广应用面积达100万亩以上,技术成熟,宜在我国茶尺蠖发生地区推广应用。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项目实施期间,在我省茶区应用病毒防治茶尺蠖累计推广面积达124.5万亩,取得经济效益近3亿元,有效解决了茶尺蠖为害日趋严重的难题,显著降低了茶叶农药残留,并使茶园生境逐渐得到恢复。 需进一步加大成果的推广力度。
- 相关文献
[1]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湖北分离株的分子鉴定. 毛迎新,刘明炎,龚自明,张忠信,谭荣荣. 2010
[2]理化因子对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活性的影响. 谭荣荣,王友平,毛迎新,王佳璐. 2016
[3]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检测应用. 谭荣荣,刘明炎,龚自明,洪霓,毛迎新. 2012
[4]EcobNPV-HB对不同世代茶尺蠖的防治效果. 毛迎新,谭荣荣,龚自明,王友平. 2016
[5]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检测效果分析. 谭荣荣,龚自明,刘明炎,毛迎新. 2009
[6]湖北省主要家蚕品种资源添食NPV抗性试验. 吴凡,肖胜武,余银山,李德臣,陈登松. 2017
[7]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gNPV)安全性试验. 龚自明,刘明炎,谭荣荣,毛迎新,李龙,陈国华,周正敏,李小文. 2010
[8]基于诱捕平台的茶园茶尺蠖防治效果研究. 陈勋,雷该翔,毛迎新,黄丹娟,李新华,万昌玺,程繁杨,涂修亮,张敬峰,李罡,王友平. 2018
[9]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两种尺蠖的致病性. 谭荣荣,陈勋,黄丹娟,王红娟,毛迎新. 2023
[10]苏云金芽孢杆菌对茶尺蠖肠道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金若珩,李晓宇,姚经武,王蓓蓓,曹春霞,黄大野. 2025
[11]基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湖北绿茶产地判别. 王雪萍,郑鹏程,高士伟,叶飞,王胜鹏. 2021
[12]不同产区绿茶氨基酸及矿物元素分析评价. 王雪萍,高士伟,郑鹏程,叶飞,王胜鹏,龚自明. 2020
[13]基于茶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植物亚细胞定位预测软件的应用. 刘艳丽,周媛,曹丹,马林龙,龚自明,金孝芳. 2020
[14]不同嫩度茶鲜叶原料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 王雪萍,龚自明,高士伟,郑鹏程,叶飞,滕靖,王胜鹏,郑琳,刘盼盼. 2016
[15]不同品种茶鲜叶稀土含量研究. 王雪萍,龚自明. 2019
[16]不同鲜叶嫩度名优绿茶氨基酸组分差异分析. 王雪萍,滕靖,郑琳,刘盼盼,桂安辉,冯琳,龚自明. 2019
[17]鄂茶5号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总结报告. 闵彩云,贾尚智,杨小林,陈勋,金孝芳,石亚亚. 2011
[18]水仙春毫茶加工工艺的改进. 李传忠,谭丛珍,来祖庆,蔡鸿林. 2001
[19]茶类胡萝卜素研究进展. 冯琳,龚自明,郑鹏程,刘盼盼,刘艳丽. 2018
[20]桑叶茶研究进展与展望. 廖友新.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恩施玉露茶精揉机的搓板改进及测试
作者:周洋;张强;高士伟;崔清梅;梁金波;黄忠浩
关键词:恩施玉露茶;茶叶;精揉机;做形;搓板;改进;测试
-
青砖茶感官审评方法比较分析
作者:刘盼盼;冯琳;郑琳;薛金金;王胜鹏;王雪萍;叶飞;滕靖;桂安辉;韩艳娜;陈军海;朱鹏;高士伟;郑鹏程
关键词:青砖茶;感官审评;紧压茶;水浸出物
-
我国茶树新品种保护申请和授权现状
作者:王雪萍;郑鹏程;叶飞;高士伟;唐海燕;陈坤
关键词:茶树;品种权;新品种保护;现状
-
青砖茶专用液压机上横梁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
作者:滕靖;高士伟
关键词:液压机;上横梁;有限元法;优化设计
-
茶树容器苗质量分级研究
作者:王雪萍;叶飞;王胜鹏;滕靖;刘盼盼;唐海燕;冯琳;桂安辉;薛金金;高士伟;郑鹏程
关键词:茶树;容器苗;质量分级
-
关于茶园化肥减施实施过程的几点建议
作者:王红娟;毛迎新;黄丹娟;谭荣荣;陈勋;焦龙
关键词:茶园;化肥减施;建议
-
昆虫的气味景观:从气味扩散到害虫防控
作者:焦龙;谭荣荣;陈勋;王红娟;黄丹娟;毛迎新
关键词:昆虫;气味景观;气味扩散;嗅觉行为;气味感知;气味分辨;挥发物;绿色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