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芒果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利用研究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芒果;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利用;收集;利用研究;资源;资源收集;芒;种质;创新;研究;评价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1

摘要: 1、课题来源 南亚热作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广泛收集保存芒果种质资源并制定描述规范,从形态学和分子水平两个层次系统开展种质资源评价鉴定研究;通过引种试种和杂交育种,选育芒果新品种并示范推广。 性能指标: (1)广泛收集保存国内外芒果种质资源201份。 (2)制定农业行业标准《芒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NY/T1808-2009);并依据描述规范,对117份芒果种质进行了描述,筛选特异种质37份。 (3)采用形态学标记和分子标记相结合,研究了芒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探讨了芒果种质的亲缘关系,提出一套芒果品种形态分类方法。 (4)通过引种试种,筛选出红芒6号(Zill)凯特(Keitt)热农1号(B74)Zillate、R2E2等国外优良品种在我国示范推广。 (5)开展芒果杂交育种研究,运用人工杂交授粉和罩网控制授粉技术,收获杂交后代群体1400多份。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广泛收集保存国内外芒果种质资源201份。 (2)首次制定了农业行业标准《芒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NY/T 1808-2009),规范了芒果种质资源的描述与评价方法,筛选特异种质37份。 (3)系统开展了芒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首次从表型和分子两个层次研究了芒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并提出芒果品种形态分类新方法。 (4)通过引种试种,筛选出凯特等5个国外优良品种在我国示范推广。创新和改进芒果杂交育种方法,开展芒果杂交育种研究。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技术处于成熟应用阶段,适用于我国所有芒果种植区。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凯特、红芒6号等品种已在我国推广种植14万亩以上,热农1号、吉莱特等品种已在我国各产区中试推广。应加强新品种的区划研究,做好品种合理布局,使之产生最大种植效益。 6、历年获奖情况 “红芒6号(Zill)引种试种”于1999年获农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 相关文献

[1]我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 滕建国,王家保,徐立,李琼,刘国道. 2023

[2]热带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研究进展. 黄春琼,刘国道,白昌军. 2015

[3]甘薯种质资源在海南的收集与评价. 宋付平,黄洁,刘国道. 2009

[4]国际椰子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概况. 沈雁,周焕起,唐龙祥. 2009

[5]我国热带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利用现状. 郇树乾,刘国道,张绪元. 2005

[6]华南地区热带亚热带草种质资源考察收集与保存利用现状及前景(英文). 白昌军,刘国道,张瑜,虞道耿. 2012

[7]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何云,李琼,陈业渊. 2015

[8]特色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利用. 王庆煌,陈业渊,李琼,何云. 2013

[9]荔枝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现状. 张蕾,徐立,李焕苓,洪继旺,杨子琴,李松刚,王家保. 2023

[10]艾纳香资源研究进展. 谢小丽,陈振夏,庞玉新,官玲亮,郭开绵. 2017

[11]芒果种质资源糖积累的基因型差异分析. 武红霞,邢姗姗,王松标,马蔚红,周毅刚. 2011

[12]浅谈农业科研院所热带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现状分析及推进对策. 刘少姗,张雪,游雯,王金辉. 2020

[13]科研院所重大事项督导机制的研究与创新——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例. 陈刚,范武波,邓远宝,温春生. 2011

[14]杧果种质部分生物学性状指标评价分析. 高爱平,陈业渊,朱敏,麦贤家,罗海燕,黄建峰,房志超,何业华. 2010

[15]狼尾草属牧草研究及利用进展. 王文强,周汉林,唐军. 2018

[16]海南岛热带花卉资源研究与利用. 欧阳欢. 2006

[17]越南椰子资源在海南的生态适应性及其评价指标研究. 孙程旭,张军,秦海棠,范海阔,曹红星,赵松林. 2012

[18]香花芒(Mangifera odorata)的性状描述与评价. 黄建峰,赵志常,党志国,陈业渊,罗睿雄,高爱平. 2015

[19]海南省芒果主产区果园施肥状况与评价. 何翠翠,冯焕德,魏志远,侯宪文,陈业渊,刘立生,尹昌斌,徐明岗,卢昌艾. 2019

[20]芒果种质资源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雷新涛,陈业渊,张建斌,金志强.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