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砂梨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优质高效;技术;关键技术;砂梨;优质;安全生产;生产;高效;关键;砂;集成;创新;技术创新

第一完成单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获奖时间: 2011

摘要: 本项目属于果树栽培学技术领域,主要研究解决限制我省梨产业发展的优良品种缺乏、果品有害物质超标严重和生产效益不高等问题。 一、主要技术内容 1.筛选优良砂梨新品种。收集引进梨品种资源,开发快速准确鉴定评价新方法,筛选适合江苏栽培的砂梨新品种;鉴定梨品种的S基因型,筛选适宜授粉品种;建立稳定高效的组培再生体系,为品种改良奠定基础。 2.研究果品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筛选高效防控梨黑斑和轮纹病菌的生防菌株,研制新型高效低毒杀菌剂,建立生化协同控制技术体系;研究农药在梨中残留分析技术和不同用药模式下残留形成规律,为合理使用农药提供依据;开展豆梨抗重金属机理研究,发明降低重金属含量的新方法。 3.研究优质果品生产关键技术。改进梨园棚架选型与材料,创制梨拱形棚架栽培技术,建立适合国情的简易节本型棚架栽培技术体系;探明砂梨果锈形成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开发阻止翠冠梨果锈斑的套袋技术,筛选适于不同砂梨品种的纸袋类型,完善配套栽培技术。 4.关键技术组装集成与完善配套,制定相关标准,建立优质高效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 二、授权专利情况 申请发明专利6项,其中2项授权、4项进入实质性审查;制定地方标准6部;发表论文97篇,其中SCI5篇、ISTP3篇,单篇最高IF=6.1。 三、技术经济指标 1.引进品种117份,筛选出若光、爱甘水、翠冠、黄冠、丰水、圆黄、秋月7个品质优、抗性强、成熟期配套、适合江苏栽培的砂梨品种;开发了一种鉴定梨品种新方法,可用8条11个碱基引物对68个梨品种进行有效区分;建立黄冠梨快繁和再生体系,以茎段为外殖体增殖系数达5.1、诱导生根率33%,以叶片为外殖体的平均再生率达77.1%、再生芽数5.33个。 2.筛选出2株高效生防菌株,创制了一种新型杀菌剂“果宝”,研制出2个生化复配农药配方,对梨黑斑病和轮纹病防治效果达80%以上,减少化学农药用量22%~30%。 3.建立三唑酮、阿维菌素、吡虫啉、啶虫脒、烯唑醇、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在梨果实中的残留分析技术,检测准确性和灵敏度满足国标要求;发明降低豆梨地上部镉的新方法,减少镉吸收17.83%~55.67%。 4.简易节本型棚架栽培技术降低成本59%,早期产量提高15%~20%;梨拱形棚架栽培技术比水平棚架的品种适应性广、结果面积大,且主枝角度可调节。 5.开发翠冠梨套袋技术使优等果比例提高11.5%,效益提高6.8%~8.5%,彻底解决了翠冠梨的果锈问题。 6.技术体系综合性能指标:果品卫生指标达到NY5100-2002标准,优质果率90%以上,平均亩产2000~2500公斤、产值6000元以上。 四、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 核心技术在徐州、盐城以及浙江等地推广应用78.89万亩次,增加经济效益12.70亿元,截止2010年技术在我省的覆盖率达50%,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 相关文献

[1]砂梨有机生产关键技术. 杨青松,蔺经,韩红妹,李晓刚,颜志梅,盛宝龙. 2008

[2]丰县白背毛木耳的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李勇,汪彩云. 2013

[3]苏南地区设施草莓大面积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李国平,吉沐祥,李金凤,纪荣喜,吴士君. 2008

[4]晚播麦高产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王志春. 2012

[5]鲜食糯玉米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 薛林,彭长俊,孙权星,陈小晖. 2008

[6]茶树菇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郭小山,汪国莲,谢忠谊,钟秀娟,吴传万,徐文静. 2016

[7]审时度势 依靠科技 恢复发展棉花. 王阶祥. 2000

[8]镇江市葡萄生产现状、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 芮东明,李国平,赵亚夫,阎永齐. 2006

[9]我国甘薯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研究. 胡志超,谢一芝,田立佳,计福来,王冰. 2011

[10]新梢处理技术在爱甘水梨优质丰产栽培中的应用. 糜林,李金凤,霍恒志,陈雪平,朱建飞. 2009

[1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于“带头人”——吴仁宝、王乐义给我们的启示. 闻学良. 2007

[12]塑料大棚与沼气集成技术应用研究. 王志春. 2012

[13]设施草莓移动架式栽培技术规程. 毕研飞,孟颖,魏斌,赵金元,赵密珍,钱春桃. 2017

[14]苏香粳3号优质高效直播栽培技术. 黄萌,乔中英,王建平,朱勇良,陈培峰,董明辉,谢裕林. 2012

[15]丘陵岗坡地水蜜桃早期优质高效栽培方法研究. 阎永齐,芮东明,蒋水平,刘卫忠,刘亚柏. 2009

[16]徐州地区“苏翠1号”梨优质生产关键技术. 李刚波,赵林,樊继德,张婷,张梅,杨峰. 2019

[17]优质水稻—春甘蓝轮作高效栽培模式. 万云龙. 2014

[18]东海县优质中晚粳稻田组合安全用药模式研究. 陈小龙,史明武,王冬兰,程金金,张志勇,刘贤金,余向阳. 2020

[19]江苏省迟熟中粳稻生产上减量用药技术研究与示范. 冯发运,王冬兰,郭盼,张志勇,刘贤金,余向阳. 2019

[20]常州地区夏秋叶菜防虫网安全生产技术. 孙艳军,徐刚,周泽清,高文瑞,韩冰,史珑燕,李德翠.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