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关键;技术;关键技术;咖啡;检测;研究与应用;优质;研究;技术研究;咖啡豆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获奖时间: 2014
摘要: 咖啡是全世界三大饮料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热带作物。咖啡生长在热带、多雨的气候条件下,病虫害危害相对较为频繁,本成果针对咖啡生产过程质量安全难于控制、优质产品难于优质优价等问题,按照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控的思路,完成了云南、海南咖啡主产区环境质量安全综合评价,从源头上保障咖啡产品质量安全;按照质量可追溯的理念设计了标准化生产体系文件,规范农业投入品的合理使用,实现了生产过程质量安全可控;针对咖啡豆中黄曲霉毒素A、杀菌剂等农药残留检测缺乏,产品质量安全无法评价的问题,开发2项质量安全关键检测技术;上述工作通过主产区推广应用,实现了优质咖啡豆生产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和可证明,解决了我国咖啡产业产品优质不优价的难题,示范应用单位效益显著增加。
- 相关文献
[1]植物病毒病检测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张静雅,何衍彪. 2019
[2]盆栽新宠——咖啡及其盆栽技术. 罗文扬,罗萍,雷新涛,姚全胜. 2007
[3]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研究进展. 徐志,刘春华,李春丽,吴晓春. 2011
[4]咖啡豆品质评价体系构建及国产咖啡豆品质评价. 赵茜,苗玥,季圣阳,闫林,李也,张芳,龚加顺,陆柏益. 2024
[5]基于主要滋味成分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学鉴别海南不同地区咖啡豆. 翟慧楠,于菲,唐玉妹,董文江,李亚男,胡荣锁. 2024
[6]具血型转换功能的咖啡α-半乳糖苷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梁素钰,郑学勤. 2005
[7]云南4个产区咖啡豆的主要风味成分及感官品质分析. 陈云兰,李积华,陈文进,桂花,李学玲. 2024
[8]固氮芽孢菌研究进展. 曹恩珲,邓晓,李勤奋,侯宪文,李光义. 2009
[9]宿根甘蔗机械化管理技术研究进展. 韦丽娇,严晓丽,李明,覃荣刚,董学虎,黄伟华,李日华. 2017
[10]菠萝叶刮麻机的噪声特性及其控制. 邓干然,张劲,欧忠庆,李明福,连文伟. 2010
[11]咖啡种质资源SSR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晓阳,闫林,黄丽芳,周华,程金焕,孙燕,林兴军,董云萍. 2015
[12]嫁接咖啡养分吸收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孙燕,杨建峰,林兴军,董云萍,陈鹏. 2016
[13]咖啡根系分泌物GC-MS分析. 曾铭文,李志刚,董云萍,林兴军,闫林. 2015
[14]咖啡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HUANG Lifang,黄丽芳,DONG Yunping. 2014
[15]不同氮肥对咖啡园砖红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林兴军,陈鹏,孙燕,黄丽芳,董云萍. 2015
[16]不同果树根系分泌物对咖啡幼苗的影响. . 2019
[17]冻干咖啡粉的研制及风味品质特性研究. 胡荣锁,段其站,董文江,陈治华,蒋快乐,山云辉,宗迎,龙宇宙. 2019
[18]异源双根对连作障碍下咖啡幼苗氧化损伤的缓解效应. 孙燕,董云萍,龙宇宙,林兴军,赵青云,谭军. 2021
[19]异源双根缓解咖啡连作障碍及其机制初探. 孙燕,张昂,赵青云,董云萍,龙宇宙,林兴军. 2024
[20]18个中粒种咖啡无性系初级系比试验. 董云萍,龙宇宙.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QuEChERS结合UPLC-MS/MS法测定海南豇豆中倍硫磷及其Ⅰ型代谢物农药残留
作者:李萍萍;徐志;张振山;李春丽;张群;刘春华
关键词:倍硫磷;Ⅰ型代谢物;QuEChERS;UPLC-MS/MS;豇豆
-
不同干燥方式对斑兰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作者:陈苏森;吉训志;张映萍;贺书珍;宗迎;秦晓威;鱼欢;初众;张昂
关键词:香露兜;微波干燥;热风干燥;2-乙酰-1-吡咯啉;角鲨烯;叶绿醇
-
香蕉中啶氧菌酯残留行为和膳食风险评估
作者:田海;冯玉洁;罗激光;吉训聪;徐志;王明月;马晨
关键词:香蕉;啶氧菌酯;残留;膳食风险;回收率
-
不同干燥方式对香露兜叶粉理化特性和功能性物质的影响
作者:张映萍;张丹;宗迎;吉训志;贺书珍;鱼欢;张昂;秦晓威
关键词:香露兜叶粉;干燥方式;色泽;粉质特性;总酚
-
海南斑兰叶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前景分析
作者:鱼欢;闫露;张昂;邓文明;申思翱;吉训志;秦晓威;贺书珍;宗迎
关键词:斑兰叶;林下经济;发展优势;发展前景
-
鲜切菠萝蜜的贮藏复合保鲜技术研究综述
作者:董海龙;吕岱竹;谭乐和;吴冰;张群;方崇业
关键词:菠萝蜜;品质劣变;低温保鲜;化学保鲜;可食性涂膜保鲜;复合保鲜
-
嵌入式党建促进创新体系效能提升的路径
作者:邬慧彧;徐志;师雪茹;范琼;李莹
关键词:科研院所;嵌入式党建;创新体系效能;党建引领;核心使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