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引种;示范研究;甘;品种;示范;甘蔗新品种;甘蔗;氮;引种试验;试验;研究;新品种;试验示范;固氮
第一完成单位: 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贵州省生物质能源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8
摘要: 1、任务来源:“固氮甘蔗新品种RB72-454引种试验示范研究”属贵州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合同,合同编号为黔科合2003NGY039号,项目起止年限为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 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该项目针对贵州甘蔗生产中氮肥用量大、生产成本高,缺乏固氮甘蔗新品种而立项。项目成果可在贵州蔗区推广应用,采用固氮甘蔗新品种RB72-454,亩用种量8000芽,施复合肥100kg作基肥,尿素20㎏作追肥,深沟宽幅、底肥深施,综防病虫的优化栽培技术实施,具有显著的节本增效作用。 3、性能指标:通过田间氮肥敏感性试验,在减少氮肥用量50%(由亩施尿素40㎏减到20㎏)情况下,比对照F134亩施尿素40㎏坝地增产40.9%,蔗糖分增1.34个百分点,坡地增产42.2%,蔗糖分增1.13个百分点;在亩产吨糖配套技术研究中,研究出亩用种量8000芽,施复合肥100㎏,追施尿素20㎏配合深沟宽幅种植配套技术,坝地10亩平均亩产8459㎏,蔗糖分15.43%,产糖量1109㎏,产值3623元,分别比对照F134增34.4%,1.11个百分点,44.4%和 1055元。坡地10亩平均亩产7780㎏,蔗糖分15.46%,产糖量1022㎏,产值3387元,分别比对照增37.4%,1.16个百分点,47.7%和和914元;坝地推广0.8万亩,平均亩产6546㎏,产糖859㎏,比对照F134增42.9%和52.8%。坡地推广1.2万亩,平均亩产5482㎏,产糖729㎏,比对照增34.3%和48.8%;该品种属中大茎种,宿根3~4年,不受绵蚜、嵌纹病为害,中抗黑穗病,抗性强,综合性状好。 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对比:固氮甘蔗新品种RB72-454因其固氮能力强,产量高,宿根性好,含糖量高,在巴西占甘蔗种植面积70%,国内广西甘蔗所引种后,本项目于2000年开始引种试种,2003年立项后进行氮肥试验,不同用种量试验及吨糖田土配套技术研究,并进行品种优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3年中达到2万亩,经查新,国内外未见该品种同类全面研究。 5、成果创造性、先进性:项目实施中引进品种,填补了我省无固氮节本增效甘蔗新品种的空白;研究中采用研究、示范、推广的所、厂结合方式,技术培训、组织措施得力;项目针对品种进行氮肥敏感性试验,不同用种量试验,吨糖田土配套技术研究和良种良法示范推广,研究内容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项目实施经济效益显著;该研究已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 6、作用意义:本项目实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按农业部科研成果经济效益测算方法进行测算,已应用推广2万亩,实现税利1296.5万元,取得总经济效益3960万元,单位规模新增吨收益810元/亩,投入产出比为1:1.74,每年推广20万亩,可新增效益25905.0万元。项目实施,为贵州蔗区增添了固氮节本增效品种,对减少氮肥用量和环境污染、节本增效、良种化带动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等均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 7、推广应用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该项目成果可在贵州蔗糖业产区推广应用。贵州蔗糖业生产中“十一五”规划甘蔗种植面积50万亩,该成果技术完善,节本增效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该成果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研究推广时间仅3年,推广应用2万亩,下一步应加大该品种推广应用力度。 贵州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7个南亚热作省区之上,蔗糖业是扶贫开发,促进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蔗糖业和甘蔗生产综合产值在“十五”期间从每年1.5亿元增加到4.8亿元,“十五”规划发展到50万亩(其中制糖用蔗30万亩,果蔗20万亩),实现综合产值10亿元以上。目前糖蔗面积20万亩左右,良种化面积20%左右,发展中面积增加和品种改良均需新品种当家;因此固氮甘蔗新品种RB72-454及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应用推广具有广阔的前景。
- 相关文献
[1]甘蔗品种农艺性状的比较试验初报. 雷石富. 2011
[2]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周正邦,易勇,钱保霖,冯道友,刘凡值,龚德勇. 2005
[3]6个桃新品种引进种植试验. 金方伦,黎明,韩成敏,张发维,敖学熙. 2016
[4]不同施氮水平对固氮甘蔗品种RB_(72-454)的肥效响应. 周正邦,龚德勇,易代勇,刘凡值,谢惠珏. 2006
[5]杂交水稻超高产精确施肥研究及示范效果. 罗德强,江学海,周维佳,涂丹. 2009
[6]固氮甘蔗新品种RB72-454引种及试验示范. 周正邦,龚德勇,易代勇,刘凡值,谢惠珏. 2006
[7]黔糖4号吨糖田土配套技术应用及效益分析. 周正邦,詹正兴,刘凡值. 2011
[8]红阳猕猴桃引种试验示范. 万明长,罗克明,石乐娟,王荔,刘学武,杨玉昆,郝永昌. 2008
[9]鲜椒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涂祥敏,刘崇政,赖卫,杨红,詹永发,余文中. 2010
[10]马铃薯“3414”施肥的效果. 张熙,石金芝,石乔龙. 2009
[11]7个苹果新品种在贵州威宁引种试验初报. 韩秀梅,吴亚维,杨华,张诗莹,刘涛,蔡永强. 2011
[12]杏的引种栽培试验. 罗克明,万明长,班小重. 2006
[13]几个优良油桃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罗克明,罗福贤,陶莲,郭惊涛. 2003
[14]无花果优新品种的引种鉴选. 乔荣,杨仕品,万明长,杨胜俊,杨永英. 2013
[15]几种葡萄的引种试验初报. 罗克明,罗福贤,杨永英,郭惊涛. 2003
[16]鲜椒新品种引种筛选试验初报. 赖卫,何建文,涂祥敏,刘崇政,余文中,詹永发,杨红. 2011
[17]5个引进干辣椒新品种在遵义地区的适应性. 赖卫,余文中,刘崇政,蓬桂华,杨红,詹永发,涂祥敏. 2011
[18]不同品种辣椒的比较. 赖卫,余文中,涂祥敏,杨红,詹永发,刘崇政. 2010
[19]红菜苔品种区域试验初报. 徐小平,陈芝能,邹芳,李天刚,吴清毅,陈兴良. 2007
[20]安顺市油菜品种高产栽培比较试验. 李朝晖,唐容.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2种大蕉发育过程类胡萝卜素代谢分析
作者:韩树全;罗立娜;魏鹏程;卢振亚;刘凡值
关键词:大蕉;果肉;橙黄肉;白肉;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
-
大蕉果实转录组学分析及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基因的研究
作者:韩树全;罗立娜;魏鹏程;卢振亚;贺尔奇;刘凡值
关键词:大蕉;转录组;类胡萝卜素;转录因子
-
基于SWOT分析的贵州山地芒果产业发展研究
作者:林迓;卢崇山;雷跃;刘清国;刘凡值
关键词:芒果产业;SWOT分析;发展建议;贵州
-
甜蜜蜜和红贵妃芒果在贵州热区引种适应性评价
作者:郭广正;康专苗;朱文华;黄海;张涛;王铭生;龚德勇
关键词:芒果;引种;产量;品质;适应性;贵州热区
-
玉米和高粱SSR标记在薏苡中的通用性研究
作者:付瑜华;蒙秋伊;尚昆;李秀诗;刘凡值;李祥栋
关键词:玉米;高粱;薏苡;SSR标记;通用性
-
一株高产淀粉酶乳杆菌的筛选及其安全性评价
作者:杨小雨;郭晓燕;龙佩霖;雷静;赵珩;杨成龙;刘凡值
关键词:乳杆菌;淀粉酶;抗生素耐药性;急性经口毒性实验;安全性评价
-
2个杧果新品种在贵州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作者:黄海;段军娜;黄国弟;刘荣;李日旺;刘清国;吴小波;朱文华;龚德勇
关键词:杧果;桂热杧3号;桂热杧4号;引种表现;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