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淀粉高配合力糯质高粱不育系45A的创制与应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高淀粉;创制;配合力;配合;高粱;糯质;不育系;力;淀粉;高配合力;合力;高粱不育系;不育

第一完成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4

摘要: 一、项目来源与背景 1、项目来源 国家“八五”攻关计划,四川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攻关计划,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 2、项目背景 我国酿酒业以常规糯高粱和粳高粱为主要原料,常规糯高粱品质虽好,但产量低,667m2产量300kg以下,北方育成的粳高粱不适宜南方种植,且酒质较差。新型优质高粱杂交种替代常规品种和退化杂交种是我国高粱生产的必然趋向。新杂交种的选育要以亲本系为基础。已有的糯不育系永糯2A、张2A、72A的配合力低,抗逆性差,已成为高产优质育种的限制因素。 二、技术原理与技术 1、技术原理 杂交优势利用 2、性能指标 (1)45A是国内外首创的红粒糯高粱不育,实现有高产与优质有机结合 项目针对南方生态,以酿酒用为目标,利用北方粳高粱资源与南方糯高粱资源,利用回交转育技术,创制了高淀粉、高配合力糯高粱不育系45A,利用该不育系育成一系列优质酿酒杂交糯高粱新品种在生产大面积应用,实现了优质与高产有结合,克服了北方高粱酿酒品质差、不适应南方生态种植的问题。 (2)45A是当前应育成品种最多、应用面积最大的糯高粱不育系 45A所配组合共有10个品种通过审定。与北方粳高粱不育系相比,是国内继3197A、TX622A、7050A后审定品种最多的三系糯质不育系;北方一些高粱研究机构先后育成了糯不育系忻革7A、永糯2A、张2A、72A等,但由于配合力低,抗逆性差,未得到大面积应用。与北方糯高粱不育系相比,45A是当前应育成品种最多、应用面积最大的糯高粱不育系。45A组配的10个审定杂交高粱品种,其生态类型丰富,包括西南、华东和华北,推广应用范围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湖南、浙江、安微、江苏、河北、山西、河南等省区,覆盖了我国南方和华北高粱产区,表现出广泛的适应性;在南方高粱三系不育系中应用中,45A是继72A后育成的突破性高淀粉高高配合力优质糯不育系。 (3)育成品种酿酒品质优 45A所配审定的10个杂交高粱总淀粉含量73.09%以上,最高达78.69%,糯质组合支链淀粉含量占总淀粉的96.20~97.99%,糯粳型组合支链淀粉含量占总淀粉的85%左右。45A育成的泸糯系列杂交糯高粱新品种,据泸州市酿酒科学研究所试验,酿造浓香型、清香型、酱香型白酒出酒率比本地常规糯高粱高1.2~6个百分点,酒质优。 (四)针对南方生态,开展了高产、高效配套技术研究,形成3个糯高粱生产技术规程。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45A是育种理论和方法创新的集成成果: 项目组创造性地提出粳糯杂交创制高产优质高粱亲本系理论,提高保持系的穗粒重和一般配合力,以组配高淀粉含量和高产杂交高粱。利用四川优质保持系和北方育成的高产量配合力亲本,通过渐渗杂交扩大有益基因重组,提高有利基因频率;采用增加千粒重和穗粒重,地理远缘材料粳糯间杂交、抗病性和籽粒品质单株选择等方法和技术,成功育成了高淀粉高配合力糯质不育系45A。45A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授权号CNA20090576.1),其培育方法“一种杂交糯高粱的选育方法”获得国家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12 1 0129155.6)。 (2)45A一般配合力选育取得重大突破: 该不育系产量一般配合力高,其每穗粒重、千粒重、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突出,已成为高产优质育种的骨干不育系,这也是我国糯不育系配合力育种上的重大突破。 (3)45A所配杂交高粱杂种优势强,实现了优质、高产和广适的有机结合。45A已组配出经国家或省(市)级审定的三系杂交高粱10个(国家审定6个)。在南北方已审杂交高粱中,比对照增产12%以上的高产组合9个,4个被推荐为的省级重点推广品种。 (4)较好地协调了外观品质和籽粒的矛盾:。45B 千粒重24g,其籽粒酿酒品质与小粒糯红相当或优于小粒糯红高粱,较好协调了千粒重与籽粒品质的矛盾,且其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好。45B作为亲本材料,采用适当的选择方法,能创制出高千粒重和品质优良亲本材料,进而组配出优质杂交高粱组合。 (5)45A是创造新杂交种和保持系的优良亲本,是遗传研究的重要材料。45A已在有关育种研究单位进行了交流利用,一批新的高品质高配合力亲本系正在育成,利用前景广阔。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成果达到良种良法配套大面积推广应用程度,适用于我国南方及相似生态区种植。 五、成果完成人员名单 丁国祥、赵甘霖、蒋凡、程庆军、陈国民、倪先林、刘天朋、罗利、卢学兰、徐兴伟、柳青山、朱健忠、潘世江、王文明 六、评价委员会名单 邹剑秋、徐秀德、潘光堂、牟锦毅、黄瑞冬、杜瑞恒、张晓春、赵海、杨元明

  • 相关文献

[1]高粱新选不育系研究. 李团银,李三棉,仪治本,柳青山,赵素萍,高儒萍. 1993

[2]高粱新选不育系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张晓娟,张一中,周福平,邵强,柳青山. 2012

[3]高淀粉酿造高粱新品种晋粱112号的选育. 刘勇,杨伟,郝艳芳,武擘,白鸿雁,王坚强,张晓娟. 2024

[4]新选甜高粱不育系和恢复系的配合力分析. 张阳,赵威军,张福耀,程庆军,常玉卉,邵荣峰,王花云. 2010

[5]谷子两系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及亲本配合力分析. 史关燕,杨成元,麻慧芳,李会霞,王宏丽. 2019

[6]新选高粱亲本系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高海燕,程庆军,田承华,高鹏,张俊珍,郭睿,范国华. 2016

[7]食用向日葵杂交种育种研究. 杨芬,蔚富生. 2013

[8]食用向日癸杂交种育种研究. 杨芬,蔚富生. 2013

[9]高粱航天诱变后代的观察与分析. 王呈祥,白志良,王良群,杨伟,刘勇. 2005

[10]复粒高粱不育系的研究. 张晓娟,周福平,张一中,邵强,范昕琦,刘勇,柳青山. 2017

[11]3种高粱品种淀粉特性和酿造黄酒的风味品质分析. 王志伟,闫凤霞,徐嘉良,柳青山,任清. 2019

[12]不同品种高粱的加工特性与利用研究. 段冰,杨玲,郭旭凯,郭睿,邵强,温贤将. 2020

[13]响应面优化碱法提取高粱淀粉的工艺. 段冰,杨玲,郭睿,郭旭凯,邵强,温贤将. 2020

[14]不同高粱品系的淀粉糊化特征. 周福平,柳青山,张晓娟,张一中,邵强,张春来. 2014

[15]不同高梁品系的淀粉糊化特征. 周福平,柳青山,张晓娟,张一中,邵强,张春来. 2014

[16]高粱淀粉遗传初探. 李爱军,史红梅,李作一. 2011

[17]高淀粉高粱种质筛选及其研究利用. 程庆军,张福耀,赵威军,常玉卉,田承华,高海燕,高鹏,张桂香. 2010

[18]航天诱变处理对高粱主要遗传性状的影响及配合力分析. 杨伟,王呈祥,王良群,刘勇,白鸿燕,郝艳芳. 2012

[19]几个高粱新选育亲本配合力分析. 张俊珍,程庆军,田承华,高海燕,高鹏,郭睿. 2016

[20]高梁航天新不育系与恢复系的配合力分析. 白志良,王呈祥,王良群,杨伟,刘勇,白鸿雁.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