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获奖等级: 一等奖
关键词: 优质高效;技术;示范;高效生产;优质;研究;技术研究;生产;小麦;生产技术;高效;高效生产技术
第一完成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获奖时间: 2005
摘要: 1、任务来源: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1BA507A02)。 2、应用领域及技术原理:本项研究就是针对我国黄淮麦区过去存在的对专用小麦保优高效生产技术和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很少,而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关键性、综合性技术难题开展科技攻关。通过大量田间试验,微区试验和模拟试验,在小麦优质高效理论、不同筋力小麦生产技术和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3、性能指标:筛选各类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系)14个,项目区优质小麦品种普遍更新一代,核心试验区原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示范区达到98%以上;研究出强筋、中筋、弱筋、节本增效及无公害5套栽培技术优质高产高效小麦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技术体系在生产上推广利用,明显提高了各类优质专用小麦的品质;通过节本增效技术研究,化肥利用率提高18%左右,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10%左右,每亩节约成本48元,亩增效益113元;建设了5万亩小麦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核心试验区,平均亩产达到了600千克,建设了500万亩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示范区,平均亩产达到了500千克;通过三年攻关研究,各项指标都超额或达到合同要求。 4、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根据查新研究,本项研究在以下方面具有创新。 ①在人为栽培因素中,小麦面粉的稳定时间受施肥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灌水,这是通过栽培措施提高品质的依据。 ② 组建了适宜于黄淮南片不同生态类型区和品质类型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群。 ③配套组装了强筋、中筋、弱筋小麦优质高产生产技术体系。 ④研究表明,抽穗、灌浆期开始,强筋小麦叶、茎中的氮素向穗部和籽粒运转比例增大,而弱筋小麦氮素向籽粒运转比例减小。 ⑤磷对强筋、弱筋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土壤有效磷达到9mb.kg^-1水平,增施磷对强筋小麦面团稳定时间没有提高作用;增施磷肥对降低弱筋小麦稳定题意有正效应。 ⑥提出在高肥力水平条件下,氮肥运筹采取“前轻中重后补充”的运筹模式,使强筋小麦产量、品质双提高。 ⑦首次查明了我省小麦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目前我省小麦产区基本无重金属污染,初步提出了小麦无公害化生产技术体系。 5、作用意义:通过三年的研究、示范和推广,成功建设了5个核心试验区和12个优质高产示范区,项目区三年分别增产220.5、225.5、246万吨,累计增产692万吨,共计增加直接经济效益16.95亿元。通过课题带动,项目区外的2000余万亩优质小麦生产也得到了发展,按每亩增效40元计算,仅2003年项目区外的优质麦生产可增加效益8亿元左右,在研究过程中,各专题参加人员分别负责示范区各县(市)的技术指导工作,通过集中技术讲座,发放技术资产、广播和电视的宣传等手段进行培训,恢复健全项目区的技术推广网络,使项目区广大领导、干部、群众对发展优质小麦的重大意义有了深刻认识,广大农民的科技水平有了提高。
- 相关文献
[1]河南新乡地区早春大棚黄瓜高效生产技术. 韩永平,高冠英,米国全,程志芳,王彬,王晋华. 2016
[2]甘薯无公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肖利贞,杨国红,康志河,王裕欣. 2006
[3]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综合示范区运行模式. 田建民,张玉亭. 2005
[4]玉米品种浚单0898优质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与示范. 范艳萍,宋金丽,王要闯,张素娟,孙永霞. 2019
[5]有机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柴冬梅,李平,夏廉法. 2007
[6]河南绿色食品番茄设施标准化生产技术. 郝学飞,张军锋,赵光华,余大杰,司敬沛,王铁良,曹颖妮,周玲,胡京枝. 2016
[7]小麦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张运红,杜君,孙克刚,和爱玲,张玉亭. 2015
[8]有机小麦生产基地建立与生产技术论述. 王铁良,张会芳,魏亮亮,郭洁,李娜,刘冰杰,许超,汪红,贾斌,司敬沛. 2016
[9]小麦品种郑麦379优质强筋生产关键技术. 李会群,晁岳恩,孙少华,王艳华. 2019
[10]豫中北灌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高崇,郭瑞,赵明忠,董海滨,韩留鹏,王会伟. 2018
[11]意大利小麦种质资源材料的引进与评价. 黄惠,胡琳,王根松,张瑞奇,许为钢. 2003
[12]外源硒在绿色优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成东梅,尹国红,赵伟峰,彭涛,王铁良,高燕,于金林,杜空军,段栓成,尹雪斌,郝玲玲,黄莎莎. 2021
[13]绿色优质富硒小麦生产技术应用与实践. 成东梅,赵伟峰,尹国红,彭涛,杜空军,高燕,于金林,王铁良,郝玲玲,黄莎莎. 2021
[14]优质早熟抗赤霉病小麦品种的创新. 胡琳,许为钢,赵献林,黄慧,徐向阳,王根松,宋宏超,李合智. 2001
[15]豫西山区高山夏秋季花椰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毛丹,黄俊喜,陈海燕. 2019
[16]河南省阳光玫瑰葡萄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尚泓泉,王琰,王鹏,娄玉穗. 2019
[17]奶牛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 魏成斌,施巧婷,楚秋霞,冯亚杰,徐照学. 2010
[18]麦棉多作套种循环农业模式的发展演变与效应分析. 李向东,杨铁钢,李彦鹏,季书勤,王汉芳,张德奇,郭瑞. 2010
[19]北疆杂交棉宽行稀植机采模式高产高效示范. 夏金平,裴亮只,王艳玲,马奇祥. 2015
[20]国审郑9525大豆种子生产技术. 孙文喜,焦宏廷,王军亮,张艳,周大旺.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腥掷孢酵母17wy1的分离、鉴定及对小麦白粉病防效初探
作者:王俊美;李亚红;徐飞;杨共强;冯超红;李好海;宋玉立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腥掷孢酵母;分类鉴定;诱导抗病性;防治效果
-
苯醚甲环唑拌种对小麦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冯超红;李丽娟;张姣姣;王俊美;李亚红;刘露露;韩自行;石瑞杰;万鑫茹;徐飞;宋玉立
关键词:小麦茎基腐病;苯醚甲环唑;根际微生物;镰孢属;共现网络
-
延津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探讨-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与延津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为例
作者:罗鹏;李秀杰;张翔;郭腾飞;吴政卿;常高正;田云峰;李生堂
关键词:延津县;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院县共建
-
中国小麦抗条锈病基因育种利用现状与策略
作者:刘志勇;张怀志;白斌;李俊;黄林;徐智斌;陈永兴;刘旭;曹廷杰;李淼淼;陆平;吴秋红;董玲丽;韩玉林;殷贵鸿;胡卫国;王西成;赵虹;闫素红;杨兆生;畅志坚;王涛;杨武云;刘登才;李洪杰;杜久元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兴衰循环;持久抗性;基因聚合;种质创新
-
长期秸秆还田下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郝永会;靳海洋;闫雅倩;李向东;郑飞;岳俊芹;张德奇;方保停;杨程;程红建;李春喜
关键词:冬小麦;秸秆还田;追氮量;产量;氮素吸收;氮素利用
-
小麦新品种郑麦16、郑麦20和郑麦22的遗传基础解析
作者:杨剑;王岩;胡卫国;张玉娥;王西成;曹廷杰
关键词:小麦;遗传基础;功能基因;抗性
-
黄淮南片育成小麦品种(系)的穗发芽抗性研究
作者:张玉娥;王岩;胡卫国;杨剑;王西成;曹廷杰
关键词:冬小麦;穗发芽抗性;黄淮南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