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广适型超级杂交稻Ⅱ优084的选育和应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选育和应用;广适型;超级杂交稻;杂交稻;杂交;广适;选育;稻

第一完成单位: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6

摘要: 本成果得到江苏省科技厅“九五”、“十五”攻关项目《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籼稻新组选育》(项目编号:BG96503-0-1,BE2001302)、国家863计划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与繁殖技术研究项目的资助,还受到江苏省科技厅产业化开发项目《水稻新品种Ⅱ优084杂交籼稻产业化开发》(项目编号:BE2003353)和国家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抗病杂交籼稻新品种Ⅱ优084高产制种技术的中试与示范》(项目编号:03EFN21320095)的资助。 Ⅱ优084是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用自选的高配合力、高抗白叶枯病的镇恢084与不育系Ⅱ-32A配制而成的广适型超级杂交稻新组合。分别于2001年4月和2003年9月通过江苏省和国家品种审定,并通过四川、重庆、广西等省(市、自治区)的认定。2005年被农业部列为超级稻主推品种和水稻主导品种。 该组合将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相结合,表现较高的产量潜力。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籼稻区试平均亩产634.37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32%,名列各参试组合之首位,其增产幅度创造了江苏省杂交中籼稻区试的增幅纪录。2001年参加全国长江中下游稻区优势籼稻组区试,平均亩产648.43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6.89%,名列各参试组合的第一位。2003年9月在云南永胜县涛源乡高产栽培试验中,经专家组实割验收,亩产1231.17公斤,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纪录。 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广。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试,Ⅱ优084米质达部颁二等优质米标准。经江苏省区域试验指定机制检测,Ⅱ优084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在生产中,还表现出耐高温、耐寒、耐旱、耐长秧龄等特点。已在南方稻区14个省(市、自治区)广泛种植,并已在泰国、越南和缅甸等国种植。 与种子企业结合,创新推广机制,效益显著。与江苏多个种业企业合作,运用高产制种和高产栽培现场观摩、技术培训与应用媒体宣传和发放VCD、宣传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推广手段,加速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推广种植面积2700万亩以上,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达22亿多元。

  • 相关文献

[1]优质高产多抗两系杂交水稻盐两优888选育研究与应用. 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王爱民,朱国永,何冲霄,任仲玲,姚立生. 2012

[2]杂交中籼新组合宁香优2号的选育和应用. 赵庆勇,张亚东,陈涛,朱镇,周丽慧,姚姝,赵凌,赵春芳,梁文化,王才林. 2019

[3]广适型超级杂交稻Ⅱ优084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刁立平,盛生兰,张继本,龚红兵,周义文,李闯,潘永飞,钱华飞. 2006

[4]黑色杂交粳稻的选育研究和利用. 乔中英,黄萌,陈培峰,谢裕林,王建平,朱勇良. 2009

[5]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盐221S及其新组合盐两优2218的选育. 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王爱民,朱国永,何冲霄,任仲玲,刘凯,张桂云,施伟,万林生,孙红芹,倪正斌,单忠德,姚立生. 2015

[6]广适型高产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镇麦8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陈爱大,杨红福,曲朝喜,朱传统,岳绪国,景德道. 2009

[7]高产广适小麦品种淮麦25产量形成分析. 孙苏阳,王永军,李海军,李丽丽. 2014

[8]小麦新品种淮麦1033的高产稳产及产量构成分析. 杜莹莹,周羊梅,王安邦,杨子博,张勇,顾正中. 2024

[9]稻-草-禽(渔)——水乡生态农业发展之评述. 黄开红,朱普平. 2000

[10]关于培育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稻的构思与实践. 邹江石,吕川根,王才林,宗寿余,赵凌,孙永华. 1999

[11]麦秸还田和氮肥运筹对超级杂交稻茎鞘物质运转与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董明辉,陈培峰,顾俊荣,乔中英,黄萌,朱赟德,赵步洪. 2013

[12]麦秸还田与结实期灌溉方式对超级杂交稻茎鞘物质运转与产量特性的影响. 顾俊荣,陈培峰,朱赟德,韩立宇,董明辉. 2014

[13]麦秸还田和结实期灌溉方式对超级稻籽粒结实和米质的影响. 陈培峰,顾俊荣,韩立宇,乔中英,王建平,朱赟德,董明辉. 2014

[14]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不同栽插密度下的群体生长特性. 李爱宏,肖宁,潘存红,李育红,张小祥,夏广红,张洪熙. 2010

[15]超级杂交稻生育后期叶片和根系的衰老营养生理研究. 郭士伟,赵学强,夏士健,朱虹霞,施卫明. 2014

[16]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群体生长分析. 吕川根,宗寿余,郑克武,赵凌,王才林,邹江石. 2003

[17]两优培九剑叶叶绿体衰退进程中的细胞生物学特性初探. 雷华,陈国祥,高志萍,魏晓东,徐艳丽,储慧君,施大伟,吕川根. 2008

[18]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高产的光合特性及其生理基础. 吕川根,李霞,陈国祥. 2017

[19]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及其亲本生育后期早衰的内源激素和营养生理研究(英文). 郭士伟,夏士健,赵学强,朱虹霞. 2014

[20]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及其亲本生育后期的光抑制和早衰特性. 王荣富,张云华,焦德茂,钱立生,于江龙.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