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胚胎挽救等系列新技术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研究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胚胎;育种;新技术;技术;水;稻;胚胎挽救;水稻;研究;应用研究;胚

第一完成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1

摘要: 该项目为多种生物技术的系统研究和利用,其主要特点是操作简便,无需昂贵的仪器设备,实用性强,效果显著,可有效应用于水稻育种、生理和遗传研究及野生稻的保种、繁和利用研究。

  • 相关文献

[1]花生高产种植技术及应用推广. 钱兆军,徐杨玉,李少雄. 2022

[2]水稻核心种质育种. 周少川,李宏,黄道强,卢德城. 2003

[3]水稻种衣剂增产效果分析. 刘怀珍,黄庆,陈友订,陆秀明,陈荣彬,陈文丰. 2004

[4]不同品种稻米维生素B_1、B_2品质分析. 钱咏文,刘钧赞,何昆明,许聪,黄天世,徐梅生. 1991

[5]我国热带山地稻种类缘的探讨. 钱咏文,刘钧赞,何昆明,李万光. 1988

[6]一种提取荔枝胚中总RNA的方法. 张以顺,向旭,傅家瑞,黄上志. 2004

[7]水稻核心种质育种体系的构建. 周少川,李宏,李康活. 2007

[8]早中晚稻兼用型优质稻核心种质黄华占的优良性状与育种效应分析. 周少川,李宏,黄道强,卢德城,赖穗春,周德贵,王志东,付崇允,李康活. 2008

[9]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恢复系的稻瘿蚊抗性. 柳武革,王丰,肖汉祥,刘振荣,李金华,廖亦龙,朱满山,黄慧君,黄炳超,张扬. 2010

[10]优质稻核心种质黄华占及其衍生系统理想模式研究. 周少川,李宏,黄道强,卢德城,赖穗春,周德贵,王志东,付崇允,李康活. 2009

[11]水稻育种的方法和手段. 罗小忠,郭樱花,叶菊华,吴亚辉,黄愉光,陶星星,苏彬峰. 2020

[12]国际水稻遗传评价圃资源在广东的试验和评价利用. 黄炳超,周汉钦,朱小源,曾列先,张扬,肖汉祥,杨健源,杨祁云. 2006

[13]"绿色革命"以来水稻抗倒伏研究进展. 王晓飞,陆展华,刘维,卢东柏,王石光,巫浩翔,方志强,何秀英. 2022

[14]水稻抗性淀粉的分子基础和育种研究进展. 杨武,张少红,杨梯丰,刘斌. 2018

[15]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温敏核不育系GD-8S的稻瘟病抗性. 金素娟,柳武革,朱小源,王丰,李金华,刘振荣,廖亦龙,朱满山,黄慧君,刘宜柏. 2007

[16]籼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介导籼粳交的籼稻育种. 李宏,周少川,黄道强,赖穗春,王志东,周德贵,王重荣. 2014

[17]广东特种稻的研究利用及育种问题探讨. 周汉钦,潘大建,范芝兰,李晨. 2004

[18]太空诱变选育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的研究. 何昆明,吴惟瑞,陈顺佳,黄秋妹,潘大建,刘雪贞. 2000

[19]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体系的创建与应用. 周少川,柯苇,缪若维,李宏,黄道强,王重荣. 2021

[20]水稻优质食味的认知及育种实践. 李宏,周少川,黄道强,赖穗春,王志东,周德贵,王重荣.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