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荔枝果肉B型原花青素三聚体调节肝细胞脂代谢作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罗广怡 1 ; 温叶杰 2 ; 张瑞芬 2 ; 邓梅 2 ; 张名位 2 ; 贾栩超 2 ; 胡坤 1 ;

作者机构: 1.广东药科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关键词: 荔枝;B型原花青素三聚体;肝细胞脂肪变性;分子机制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25 年 16 卷 005 期

页码: 69-75

摘要: 目的 探究荔枝果肉多酚主要活性组分B型原花青素三聚体抑制肝细胞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沉积的剂量效应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5~10.0μg/mL)B型原花青素三聚体处理油酸(oleic acid,OA)诱导的HepG2细胞脂肪变性模型,检测OA负荷肝细胞内TG含量及其与脂质吸收、转运、氧化和肝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结果 0.5~10.0μg/mL B型原花青素三聚体均能显著抑制OA负荷肝细胞内TG沉积,但不呈现剂量依赖性;低剂量(1.0μg/mL) B型原花青素三聚体主要通过增强肝细胞Bcl-2和Bax表达量的比值,抑制肝细胞凋亡进而减轻细胞TG沉积;除上述途径外,中、高剂量(5.0μg/mL、10.0μg/mL) B型原花青素三聚体还可通过下调肝细胞CD36和FATP2的表达抑制细胞脂质吸收,同时上调肝细胞ACSL1和CPT1α的表达促进细胞脂质分解,进而减轻肝细胞TG沉积。结论 荔枝果肉B型原花青素三聚体可以通过抑制肝细胞脂质吸收,促进脂肪酸的β氧化以及抑制肝细胞过度凋亡,进而改善肝脏脂质代谢紊乱。

  • 相关文献

[1]黑米花色苷调节脂质代谢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侯方丽,张瑞芬,张名位,徐金瑞. 2016

[2]姜黄素的生物活性及其调节动物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分子机制. 阮栋,王一冰,蒋守群,郑春田. 2021

[3]细胞分裂素调控种子发育、休眠与萌发的研究进展. 宋松泉,刘军,杨华,张文虎,张琪,高家东. 2021

[4]蜂毒溶血肽及蜂毒主要功能成分研究进展. 侯春生,郭丽琼,王建荣,温家明,林俊芳. 2012

[5]基于CRISPR/Cas13的RNA编辑系统及其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 张爱霞,朱庆锋,陈沛,于洋,魏文康,晏石娟,刘文华. 2020

[6]马铃薯抗寒研究进展. 刘计涛,索海翠,李成晨,王丽,单建伟,安康,李小波. 2020

[7]热应激对猪肠道健康、免疫系统和肉品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熊云霞,马现永,郑春田,田志梅,张健,陈伟,胡友军,王丽. 2017

[8]香蕉抗寒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吴烁凡,何维弟,李春雨,董涛,毕方铖,盛鸥,邓贵明,胡春华,窦同心,高慧君,刘思文,易干军,姚振,杨乔松. 2022

[9]水稻抗旱性研究进展. 邢俊连,陈思蓉,孙炳蕊. 2024

[10]植物聚硒机制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彭李顺,曹峥英,杨本鹏,张树珍. 2017

[11]稻瘟病菌效应蛋白与水稻互作研究现状及展望. 巫浩翔,陆展华,方志强,陈浩,王石光,王晓飞,刘维,何秀英. 2023

[12]植物抗青枯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潘晓英,张振臣,袁清华,李集勤,马柱文,陈俊标,黄振瑞. 2022

[13]水稻耐盐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陈思蓉,李晨,孙炳蕊. 2023

[14]玉米双胚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高婧,秦梦凡,李坤,李武. 2024

[15]线粒体自噬与免疫稳态、肠道健康的互联机制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杨攀,方梦瑶,田志梅,余苗. 2025

[16]粤西荔枝主要病害化学防治试验研究. PENG Ai-Tian,彭埃天,SONG Xiao-Bing. 2012

[17]粗胫翠尺蛾对荔枝品种的选择性研究. 成家宁,陈炳旭,曾鑫年,董易之,陆恒. 2010

[18]荔枝果实成熟特性的研究初探. 邱燕萍,戴宏芬,袁沛元,凡超,张邦跃,李志强. 2014

[19]水分调节对荔枝果实生长发育及坐果的影响. QIU Yan-ping,邱燕萍,YUAN Pei-yuan,袁沛元,Li Zhiqiang. 2012

[20]荔枝不同生育期施肥比例试验研究. 李国良,姚丽贤,杨苞梅,何兆桓,周昌敏,黄连喜.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