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SPF鸡微生物学质量控制”国家标准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标准;质量控制;微生物;质量;国家标准;生物学;国家;控制;鸡;微生物学;生物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

获奖时间: 2002

摘要: “SPF鸡微生物学质量控制”国家标准,包括10个系列标准,主要用于SPF鸡的生产管理。 SPF鸡是指无特定病原体鸡,是生命科学,特别是兽医和医学研究使用相当广泛的实验动物或原材料。我国是世界上的养鸡大国,每年约需200亿头份的鸡病疫苗。而疫苗特别是活苗的制备必须使用合格的SPF蛋,否则易发生生物污染。据研究调查有的国产疫苗存在着网装内皮组织增生症,鸡传染性贫血等垂直传播的病原体污染。而药品检验和科学研究也必须使用合格的SPF鸡蛋,否则影响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迎接我国加入WTO后的挑战,制定“SPF鸡微生物学质量控制”国家标准,以规范SPF鸡生产,确保SPF鸡质量,以提高相应产品和科学技术成果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目前,各国国情不同,没有统一的SPF鸡监测国际标准,但发达国家如日、美、澳等均有自己的国家或企业标准以确保SPF鸡(蛋)质量。我国自1985年第一家SPF鸡场建立以来,迄今已存20多家SPF鸡场,其环境设施及饲养技术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因缺乏SPF鸡病监测标准,致使我国相应的科学成果和技术产品得不到国际的公认。为此,农业部于1989年转发了国家技术监督局下达的“SPF鸡标准”编制项目,后因经费不足及其他原因研究中断。1995年中国农大实验动物所再次向农业部申请“SPF鸡微生物学质量控制”国家标准编制,并联合中国兽药监察所等单位。在参照大量国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鸡病实际流行情况和生物制品的发展需要,确定我国SPF鸡应排出19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根据国际通用推测方法及我国多年SPF鸡监测应用,确定HI、AGP、SPA、ELIDS、IFA为主要推测方法。并以方法为主题,适用于几种鸡病的监测,而不致于用国内实验动物所有标准罗列每种鸡病的各种检测方法,使其“标准”更具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大量对比验证,重点对以下几种鸡病的监测技术进行研究:1.中国农大实验动物所对禽白血病监测技术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先进的ALV-ELISA方法和试剂盒,1994年通过农业部科技成果鉴定。用“全胚双氟碳法”制备的禽脑脊髓炎AGP-AG质量达到进口试剂标准,以上技术均已用于SPF鸡场和种鸡场相应鸡病的监测,效果良好。2.中国兽医监察所研究的“鸡仔痢、鸡伤寒沙门化菌”和“鸡毒支原体、滑液囊支原体”染色羊抗原及检验成为农业部规程,被广泛应用。3.北京市农科院建立的鸡传染性贫血CIA-IFA,填补了我国SPF鸡CIA监测的空白。便及以上技术支撑下编制的“SPF鸡微生物质量控制”国家标准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北京市SPF鸡质检中心”和“山东省农科院”家禽所多年对SPF鸡监测实际应用表明,本标准切实可行,推测方法特异,解释性好,简便可靠。 建设筹建国家级“SPF鸡质检中心”以确保本标准的贯彻执行。并继续进行某些鸡病诊断试剂标准化的研究,以取代昂贵的进口试剂,加强新发鸡病和某些鸡病II型的诊断研究逐渐提高我国SPF鸡的级别,最终推动我国实验动物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 相关文献

[1]名家纵论中国家禽业的发展-家禽业的产业结构特征及发展方向. 宋维平. 2004

[2]北京野外发现福寿螺. 张君明,王兵,张帆,虞国跃. 2015

[3]规模猪场相关的新版国家标准说明. 季海峰. 2008

[4]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农产品召回优化. 李锋,吴华瑞,朱华吉,朱丽,李飞飞. 2013

[5]农村科技数据库的质量控制. 吴建伟,杨宝祝,周正,张俊. 2009

[6]HACCP体系在酸牛乳加工中的应用. 冯丽,徐桂花,宋曙辉. 2007

[7]基于嵌入式Linux技术的农产品流通追溯系统设计与实现. 孙传恒,刘学馨,丁永军,李文勇,李道亮,杨信廷. 2010

[8]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及追溯技术研究进展. 李瑾,马明远,秦向阳,李健楠. 2008

[9]食品质量控制中感官评价的应用. 杨建兴,宋曙辉,徐桂花. 2008

[10]转基因种子质量控制及认证初探. 李莉,易红梅. 2023

[11]山茱萸果汁RP-HPLC梯度洗脱优化实验研究. 杨剑芳,路福平,高文远,黄明勇,戴玉杰,刘伟成. 2009

[12]基于ARM微处理器的田间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研究. 李红岩,王秀,侯媛彬,尹慧敏. 2006

[13]肉鸽规模养殖自动化饲喂装置设计. 吕钊钦,蔡吉晨,周建军,王秀. 2014

[14]坚果和干果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检测与控制. 王刘庆,王瑶,王多,王蒙. 2018

[15]果酒中高级醇形成及其控制. 裴婷婷,兰彦平,周连第,李秀娟,田金强. 2011

[16]矮化密植果园多臂采摘机器人任务规划. 李涛,邱权,赵春江,谢丰. 2021

[17]家禽弯曲杆菌的控制策略. 徐福洲,史爱华,杨兵. 2013

[18]澳洲淡水龙虾生物学及养殖技术的初步探讨. 李继勋. 1996

[19]河曲丝叶蜂形态特征、习性及防治策略. 王合,冯术快,刘曦,虞国跃. 2015

[20]中国植绥螨资源及其生物学研究进展. 唐斌,张帆,陶淑霞,熊继文.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