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利用;分离筛选;豆科;根际促生菌;根际;根;豆科牧草;分离;牧草;促生;筛选;草根;促生菌
第一完成单位: 贵州省草业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6
摘要: 本研究以贵州省草业研究所承担的贵州省科技厅《贵州优良豆科牧草根际高效复合接种剂的研制与开发》项目作为资助,从贵州不同生境对多种豆科牧草根际促生菌进行分离筛选;研究获得的不同促生菌生理生化特性及其之间的互作效应;以优良菌株为主体,研制新型单一及复合促生菌接种剂;测定其对牧草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运用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等学科有关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针对由于生产、使用化肥带来的环境及食品安全和能源危机等问题,开展生物菌肥研发和利用的工作,通过对不同生境多种豆科牧草根际高效促生菌的筛选测试,研制具有促生增质效应的复合接种剂新品种,以解决目前生产中接种剂品种单一,且促生效应较低的实际问题,同时缓解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具有显著地社会和生态效应。 项目实施期间分离筛选独山、罗甸、荔波、毕节、威宁等不同生境白三叶、紫花苜蓿、百脉根、大豆、葛藤和地八角6种豆科牧草根际溶磷菌共126株,通过生化特性测定,获得52株具有较强溶磷能力的菌株。进一步从紫花苜蓿根际分离筛选出具有溶磷、固氮、分泌植物生长素及抑病性能的优良促生菌株4株。利用溶磷圈法及有效磷增量测定法,对上述菌株溶磷能力进行了定性及定量检测;并通过对各菌株有效磷增量分别与菌悬液pH值、总有机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探究了菌株的溶磷机理;利用Spot法和S2比色液,检验了各菌株分泌植物生长素的能力;同时,选用7种碳源培养基测定了菌株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对国内首次获得的苜蓿溶磷菌、根瘤菌、分泌植物生长素菌及抑病菌互作进行研究(包括拮抗作用、溶解磷矿粉能力及分泌IAA能力),为菌肥研制过程中优良菌种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利用分离筛选获得的优良菌株,研制了溶磷、固氮、溶磷+固氮接种剂,分别接种于白三叶、百脉根及大豆后,均能显著提升其株高、根长及生物量,并增加全氮、全磷、粗蛋白及粗脂肪的含量,但其促生增质效果因选用接种剂及牧草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首次研制出具有固氮、溶磷、促生、抑病的苜蓿根际复合接种剂。该菌剂能显著提高苜蓿株高、叶绿素、钙、磷、粗蛋白、粗脂肪、中性及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解决了目前苜蓿生产中接种剂品种单一,且促生效应较低的实际问题,填补了国内在苜蓿根际复合接种剂方面的空白。研究成果已分别在赫章县和罗甸县区域内对大豆、苜蓿、百脉根及白三叶的种植进行了应用推广,在2010年到2014年间,应用总面积达近6000亩,增产1200多吨,新增产值超过200万元。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7篇,其中核心11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已受理,受理号为:201610155718.7),培养硕士1人,博士2人,晋升中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1人。 本项目技术成果为提高经济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项目成果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该项成果未能进一步在其他更多生态区域内测定其效果,今后应加大成果的推广力度。
- 相关文献
[1]三株优良促生菌的16S rDNA序列初探. 李显刚,姚拓,舒键虹,高巍. 2020
[2]牧草根际促生菌促生机制及互作效应研究概况. 韦鑫,曾庆飞. 2017
[3]喀斯特山区坡耕地水土保持型牧草筛选试验研究. 龙忠富,唐成斌,孟军江,刘正书,莫本田. 2007
[4]高耐性高产酒精酵母的分离和筛选. 张怀东,刘作易,周礼红,杨坤,朱国胜,刘永翔,万强. 2009
[5]不同促生菌培养发酵分泌的激素和有机酸含量. 舒健虹,王子苑,刘晓霞,李亚娇,王小利. 2020
[6]促生菌菌株的分子鉴定及对黑麦草的促生效应研究. 刘晓霞,王小利,王子苑,曾庆飞,舒健虹. 2019
[7]牧草促生菌分离鉴定及对大豆促生性能的研究. 舒健虹,王子苑,刘晓霞,曾庆飞,王小利. 2020
[8]大豆根际促生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对大豆和百脉根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曾庆飞,王茜,陆瑞霞,刘正书,吴佳海,王小利. 2017
[9]三唑酮对豌豆根际木霉定殖和尖孢镰刀菌厚垣孢子萌发的影响. 吴石平,陆德清,刘世怡,燕嗣皇. 2000
[10]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三种豆科牧草光合与蒸腾特性的研究. 池永宽,熊康宁,张锦华,王元素,张俞. 2014
[11]贵阳市南明区豆科药用植物资源. 杨平飞,杨丽丽,韩雪,张金霞,孔娇,吴明开. 2021
[12]豆科牧草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草种建植试验. 李亚娇,马培杰,孟军江,韩永芬,熊先勤,龙忠富,张荣发,全贵阳,蔡大明. 2018
[13]18个豆科牧草品种在贵州地区的引种试验. 李亚娇,马培杰,韩永芬,熊先勤,龙忠富,孟军江,蔡大明,张荣发,全贵阳. 2018
[14]改良放牧草地及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张荣发,马培杰,李亚娇,孟军江,韩永芬,全贵阳. 2017
[15]木霉菌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袁扬,王胤晨,韩玉竹,张锦华,曾兵. 2018
[16]5株木霉菌株对鸭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袁扬,王胤晨,曾兵,张锦华,韩玉竹. 2017
[17]4种微生物菌剂对辣椒主要病害的生物防治作用. 卯婷婷,陶刚,赵兴丽,王琦,李世东. 2020
[18]微生物制剂对草莓重要真菌病害的作用研究. 赵玳琳,陶刚,卯婷婷,王廿,赵兴丽,娄璇,孙漫红,李世东. 2019
[19]5株木霉菌株对鸭茅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袁扬,王胤晨,曾兵,张锦华,韩玉竹. 2018
[20]三种土壤条件下紫茎泽兰根际的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状况. 刘海,王玉书,焦玉洁,彭丽媛,郭明全,王勇,陈玉蓝,袁玲.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比例和发酵时间对燕麦、光叶紫花苕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作者:王子苑;舒健虹;陈光吉;吉玉玉;王小利
关键词:燕麦;光叶紫花苕;混合青贮;发酵时间;隶属函数评价
-
不同胁迫条件对百脉根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作者:李亚娇;刘晓霞;马培杰;罗文举;龙忠富;陈才俊;柳嘉佳;王小利
关键词:百脉根;胁迫;低营养;高重碳酸盐;低磷;抗氧化酶活性;植物激素
-
高效木质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及复合菌系降解秸秆效果研究
作者:王子苑;吉玉玉;舒健虹;陈光吉;张蓉;王小利
关键词:木质纤维素;细菌;筛选;玉米秸秆;降解
-
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BdCO基因调控开花的转录组学分析
作者:杨龙姣;路雪萍;童伟杨;马培杰;罗文举;陈才俊;王小利
关键词:二穗短柄草;BdCO基因;转录组学;光周期
-
1株白三叶根际产铁载体菌的功能特性及培养条件
作者:韦鑫;韦兴迪;曾庆飞;李亚娇;丁磊磊;王小利
关键词:白三叶;植物根际促生菌;铁载体;鉴定;促生特性;培养条件优化;发酵培养基
-
白三叶根际产铁载体菌的分离及促生特性研究
作者:韦鑫;韦兴迪;李亚娇;王小利;张礼维
关键词:白三叶;根际;铁载体产生菌;促生特性;假单胞菌属;固氮酶活性
-
高羊茅生物钟基因FaLHY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作者:陈莹;王茜;陈锡;王子苑;杨春燕;王小利
关键词:FaLHY;克隆;生物钟;昼夜节律;高羊茅